社区|社区医院25秒完成预检分诊( 二 )


负责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试点项目的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 杨梅竹斜街目前拥有15家此类的文创、特色小店 , 多为30-50平方米 。 目前街区正搭建“手工艺者之家” , 为匠人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 , 大力推动文创产业发展 。 未来还将通过减少同质化、低档次旅游产品 , 与设计师联合打造文创新品等方式推动小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将杨梅竹斜街打造成西城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
社区医院有家庭医生为患者提供固定服务
“离我家很近 , 医生的态度也特别好 , 这么长时间了 , 我一直都是来这看病 。 ”今年74岁的周大爷2015年在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了家庭医生 , 此后一直在此看病 。
“家庭医生既了解病人自己的健康 , 也了解其家人的健康情况 。 签约后 , 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团队长期为患者提供固定的服务 , 会增加彼此的信任和依赖 。 ”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韩琤琤介绍 , 中心利用HIS系统对接技术将患者医保卡与门诊就诊系统及签约患者的健康档案系统进行互联互通 , 病人刷医保卡挂号后 , 系统就会自动将其分诊到该病人签约家庭医生团队的接诊平台 。 为增强医患的熟悉度 , 中心固定了家庭医生的问诊室 , 中心不仅在挂号单上强调签约医生 , 在叫号时也会提及医生姓名 , 强化病人对于家庭医生的记忆 。
韩琤琤介绍 , 截至目前 , 中心家庭医生签约人数已超过4.4万人 , 中心22名全科家庭医生中 , 80%的医生对接的签约人数超过两千 , 重点人群签约率将近96% 。
疫情期间 , 中心门口配置了智能无接触预检分诊系统 。 按照要求 , 各医疗卫生机构在患者进院之前务必做好预检分诊的“四件事”:流行病学史的调查、北京健康宝查询健康状态、身份信息登记、测量体温 。 疫情初期 , 这些工作全都需要人工操作 。 这不仅耗时长 , 还增加了接触风险 。
韩琤琤介绍 , 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超千人的接待患者中 , 九成左右为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 这其中不会用智能手机的接近一半 , 每次都需要医务人员引导操作完成 。 有了智能分诊系统 , 患者只需通过公众号注册 , 或在医院门口凭医保卡等证件注册 , 就可靠刷脸完成分诊 , 整个过程仅需25秒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应悦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