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侮|“既生温,何生浩!”被低估的殷浩,被轻侮的名士( 二 )


而对于桓温和殷浩的对峙,当时江左代表人物也纷纷表态,有颍川荀氏的荀羡,接受殷浩的征召,成为殷浩的心腹。而也有如琅琊王氏的王羲之,写信劝解殷浩要“与桓温和同,不宜内构嫌隙”,不过殷浩有心限制桓温的崛起,不听王羲之的劝告。
等到永和五年,后赵石虎死,后赵内部动荡,东晋有心趁机北伐收复中原。永和六年,朝廷任命殷浩为中军将军、假节、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作为北伐主帅。
 轻侮|“既生温,何生浩!”被低估的殷浩,被轻侮的名士
文章图片

与此同时,荆州桓温也想要趁伐蜀之功,继续北伐立功,巩固自己在江左的地位。而桓温上表北伐,一直没有获得朝廷的同意。在永和七年十二月,桓温自行率领五万兵众东下武昌,逼迫朝廷就范之意显而易见。
面对桓温所掌控的上游强兵,朝廷和殷浩自然也十分恐惧,殷浩甚至都想要去职回避兵盛的桓温。不过,在王彪之的劝解之下,朝中的司马昱和殷浩才没因桓温的东下而就范。
自殷浩接受司马昱的征召出仕,到永和七年桓温率军东下,殷浩有意退让,好似在的强势之下,殷浩的强硬做派都是“纸老虎”。但是,细究当时时局,江左军事唯有上游荆州西府颇为强势,加之当时已有灭蜀之功,正是势头正盛之时。而下游并无能够抗衡之兵,北府也早已不复郗鉴执掌之时的强盛,中枢司马昱和殷浩无法在军事上抗衡桓温显而易见。桓温率军而下,两人的惊惧表现,足以证明双方的军事对比。
那么,在无兵可以对抗桓温的情况下,如同王羲之那般江左士族,都只求安逸于江左,反而在朝中动荡的局势之下,选择出仕,甚至对抗当朝正值“当红”的桓温,这已经足以说明了殷浩之气度,远超那些只图安逸的士族子弟和清谈名士了。
这是强词夺理?还真不是,在经过何充等人的努力下,江左时局出现罕有的稳定局面,而上游桓温伐蜀成功的情况下,打破了这种上下游平衡局面,江左波澜再起的形势可以说势不可挡。而殷浩既然颇有才望,当然也明白联合司马昱对抗上游桓温,需要面对的艰难境况。
 轻侮|“既生温,何生浩!”被低估的殷浩,被轻侮的名士
文章图片

在这种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司马昱和殷浩可能依仗的只能是,永和七年桓温率军而下后又撤兵的忌惮——桓温不敢冒天下大不韪。即便之后桓温三次北伐之后,甚至行废立之事后,也不敢轻易篡逆,这也就是司马昱和桓温的依仗。
殷浩是不是“不自量力”的结论就显而易见了:
殷浩在江左有名望,司马昱为了限制上游桓温势大威胁中枢,便利用殷浩来限制桓温。而殷浩并非不知桓温之势大,但仍然依仗“大势”来与桓温形成对峙,以达到节制上游桓温的局面。可以说,殷浩若是日后北伐成功,很可能就没有了日后桓温的篡逆之举。
可是殷浩之殇,就在于北伐的失利,这成为了殷浩人生最后那几年一切悲剧的根源。但是,观殷浩对抗桓温,绝对不是“不自量力”,反而从上下游平衡的角度来看,殷浩敢于跟桓温对峙,很有几分果决。
殷浩的北伐,缺兵少将的失败浩后将改葬,其故吏顾悦之上疏讼浩曰:伏见故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体德沈粹……戎旗既建,出镇寿阳,驱其豺狼,翦其荆棘,收罗向义,广开屯田,沐雨栉风,等勤台仆……——《殷浩传》
 轻侮|“既生温,何生浩!”被低估的殷浩,被轻侮的名士
文章图片

后来将要改葬殷浩时,殷浩原来的故吏上书为其辩冤称:“殷浩原本忠厚纯良品德纯粹……后来接受北伐之任后,出镇寿阳,驱逐胡族,剪除荆棘,收拢人才,开垦荒田,如奴仆那般勤苦……”这般的辩冤之言,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当时殷浩北伐之时的举措,开荒屯田、广纳人才,这本没有什么错,北伐初期的决断并没有大过错。
那么,既然殷浩领兵之法没有大过错,而最终失利的原因为何呢?
原因虽然很多归结为作为北伐主帅的殷浩决策之失,但根结还是应当考虑殷浩兵力的不足上。
殷浩自寿春北伐,以降将姚襄为前锋,但却遭遇姚襄的背叛,殷浩所率军队大败,丢弃辎重之后才逃到僬城。之后,殷浩遭到桓温的弹劾,以其多年北伐无功,甚至战败丢掉粮械为由,让朝廷废黜殷浩为庶人。
殷浩的北伐之败,当然归于多方面的原因,但姚襄的背叛,是殷浩之败的重要一环。那么,作为归降的羌人姚襄,殷浩就没有丝毫的戒备吗?以至于丝毫无法抵抗姚襄的反叛?
浩又引接荒人,谋立功于阃外。严言于浩曰:"当今时事艰难……又观顷日降附之徒,皆人面兽心,贪而无亲,难以义感。而聚著都邑,杂处人间,使君常疲圣体以接之,虚府库以拯之,足以疑惑视听耳。"浩深纳之。——《孔严传》
殷浩任用姚襄北伐之时,其部下孔严便谏言殷浩,让其注意归降胡族的贪婪不可亲近,难以用道义感化,殷浩对于孔严的看法十分认同。这也足以说明,当时殷浩对于姚襄之辈,当然存在小心戒备,并非不辨忠奸善恶的“庸才”。
 轻侮|“既生温,何生浩!”被低估的殷浩,被轻侮的名士
文章图片

只不过,最后殷浩还是折在了姚襄的倒戈一击上,是什么原因?
只能归于殷浩实在是无兵可用的缘由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