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情|资本与创新的盛宴,还是投资者之殇?


2013年开始的Biotech资本热潮,推动了2017——2018年国内CRO的快速增长,MAH新政策下给予国内CDMO公司爆发性加速发展 。 据有关数据统计及预测,2019年中国CRO、化学药物CDMO/CMO、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CMO行业规模约201亿美元,预计2023年行业规模将达到432亿美元,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21.1%左右(全球复合增长率11.0%左右) 。
2020年的当下,是资本热潮推动国内CDMO商业化项目放量的开始,是投资CDMO板块的良好时机 。 然而生物制药行业繁荣生机的背后,却也不乏乱象丛生给投资者带来的隐忧 。
“天才”创始人触碰行业底线,投资人如何走出困局
博威生物成立于2014年,其创始人王少雄年仅15岁就被南京大学少年班录取,19岁保送清华大学生物系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又前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 曾在强生、诺华和安进等顶尖的跨国药企工作 。 2009年,年仅34岁的王少雄选择回国发展,加盟嘉和生物,随后来到药明康德生物制药部门,也就是药明生物的前身 。 2014年初,王少雄创立博威生物,从事生物制药CDMO业务,包括创始人在内的骨干力量有很多人来自于药明生物,因此博威生物具有浓厚的药明元素 。
2016年博威生物估值约9.6亿,获得了景旭创投领投的2.26亿元人民币的A轮投资, 2017年博威生物估值达到约12.7亿,获得B轮融资1.3亿元人民币,公司在前后不到三年时间内获得多家资本青睐,累计融资约3.5亿元人民币 。 然而,这样一位具有良好生物医药从业背景的天才海归创始人,在获得巨额融资后,于2017年9月未经董事会和股东会批准,私自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司巨额资金近1.3亿,通过其亲属及其旧部同伙吕品收购了上海海抗生物及烂尾房产工程,随后海抗生物即因拖欠工程款及其他债务被法院查封并拍卖,王少雄以私人名义炒楼发财梦破灭 。 2017年12月,股东嘉兴丹青发现王少雄擅自挪用博威生物6000万元资金,遂要求与王少雄、博威生物签署《上海博威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股权回购协议》,至今王少雄和博威生物未履行支付义务 。 同伙吕品也分别在2019年和2020年两次被申请限制高消费(如图1),并在2020年8月被法院强制执行1008.74万元(如图2) 。
股票行情|资本与创新的盛宴,还是投资者之殇?
本文插图
图1
图2
因为王少雄及其同伙吕品的个人侵占,导致博威生物无法正常运营,资金链断裂,他们也已经跳槽到上市公司下属的CDMO企业北大生物,博威生物目前已成为一个无经营场地、无员工、无项目及资产的“三无”空壳公司,这无疑是王少雄对博威生物投资人的背信弃义,不仅是让投资人的钱打了水漂,更是对与博威生物合作的客户的不负责任 。
根据企查查查询后整理股权穿透关系显示,王少雄担任法人、董事(董事长)、执行董事、总经理或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的公司众多,且股权结构错综复杂(如图3),大部分公司中高管、实际控制人或最终受益人都可追踪至王少雄及其亲属,这也为博威生物进行关联交易、骗取投资人投资款提供了巨大的温床 。
股票行情|资本与创新的盛宴,还是投资者之殇?
本文插图
图3
博威生物作为国内生物制药CDMO领域的新生代企业,作为一个有着大好发展前景甚至可以上市的公司,却因拥有海归背景的创始人人品与道德的沦丧,触碰行业甚至法律的底线,致使企业蒙上了污点,发展每况愈下,投资人更是被卷入博威生物尚不可估量损失的资本骗局,这样的投资风波,投资人要如何走出困局 。
“CRO”业务失控,年亏损近20亿
上市公司亚太药业于2015年斥资9亿元收购了上海新高峰,布局CRO行业 。 当时对赌协议承诺上海新高峰2015~2018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85亿元、1.06亿元、1.33亿元和1.66亿元 。 在2016年至2018年间,上海新高峰分别实现净利润1.08亿元、1.45亿元、1.46亿元,在亚太药业当年净利润中占比分别为91.61%、74.91%、73.38% 。 成功完成对赌协议的上海新高峰,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亚太药业的业绩“奶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