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满分完全指南|大象公会

高考作文如果真是八股 , 拿满分反倒方便了 。文|张蔓生最近 , 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以难读字词、冷僻名言和堪比翻译腔老学究的文本质感刷了屏 。大部分发声的人士不约而同地从文字下手 , 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各种分析 , 最后 , 得出「阅卷组长给满分是没水平」这个结论 , 皆大欢喜 。不过 , 这些讨论或多或少地遗忘了高考作文本身 。高考作文 , 这个一年一度的全民关注焦点 , 究竟是怎么批的 , 又是以什么标准给分的?为什么奇文容易拿高分 , 而绝大部分文章的分数都拉不开档次?你的高中语文老师也不一定能说对其中的门道 。※ ※ ※翻开市面上任意一本《高考满分作文集》 , 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来自各省的满分作文不但数量参差不齐 , 而且路数也大不相同 —— 有的奇伟瑰丽 , 有的佶屈聱牙;有的像是法国哲学家那种难以看懂的著作 , 有的像余秋雨老师写的 , 有的像于丹老师写的 , 有的更像历史同人小说 。为什么不同省、不同人写出的高考满分作文 , 差异会如此巨大?要理解这点 , 需要知道高考作文是怎么批阅的 , 满分作文又是怎样评的 。现在 , 高考批阅普遍使用「双评制」 , 作文也不例外 。 答题纸在上交之后 , 先由计算机拍照 , 按题拆分成块 , 然后系统自动随机发给不同的阅卷老师 。高考阅卷不但会有阅卷组长、学科组长 , 每道题也会有「题组长」 , 然后再会分成小组 , 每个老师评哪道题有着严格的分工 。高考作文满分完全指南|大象公会
· 宁夏 2014 年高考试题阅卷现场 。 阅卷老师的电脑上只会弹出答题纸上被切分好的某一道题每道题首先会被发给两个阅卷老师 , 在互不知道的情况下独立打分 。 如果两人打的分比较接近 , 那么实际分数多是这两个分数的平均(各省操作略有不同);假如两人的打分相差超过一个阈值 , 那这篇作文就会被送到第三位老师(复评者)那里仲裁 。如果复评老师还拿不定主意 , 这道题会被送到题组长 , 乃至阅卷组长那里 , 最终确定分数 。高考阅卷是集体批阅 , 一道题往往涉及成十上百人 。 同时 , 高考作文同时兼容多种文体 , 议论文、记叙文、抒情散文理论上都可以 。 它不像申论有固定的逻辑格式 , 也不像大多数出国考试的作文 , 会在考纲里给出分档范文 。高考作文满分完全指南|大象公会
这就有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怎样保证所有阅卷老师的给分标准是一致的?为此 , 高考设计了一个关键过程:试评 。这个试评过程有点像机器学习 , 同样是要先输入一个「训练数据集」 , 让打分者自我训练 , 直到让输出的分数逐渐接近标准的程度 , 只不过训练的不是机器 , 而是老师们 。阅卷正式开始前 , 先要从省内不同地区抽样出足够多的答卷 , 一般是几百至几千份 , 实施一轮试打分 。 试评分的统计分布出来后 , 再根据具体情况 , 对整体给分作调整 , 并以此为标准 , 对所有阅卷老师作训练和测试 , 保证大家宽严程度基本一致 。试评对英语这样选择题多的科目影响不太大 , 但对于文科 , 尤其是高考作文 , 可以直接决定正式阅卷时的成绩分布 。这也就是为什么平时的作文小测和月考、期末考试的作文给分标准 , 同实际高考往往相差极大:因为试评的总体性调节作用只在高考这一次生效 。高考作文满分完全指南|大象公会
· 2020 年广东省国家教育考试指挥中心现场 , 各地考生人数、考试状况等等都有电子化实时统计在很多省份 , 每个阅卷老师都能看见自己的批阅量和既往打分的分布情况 , 偏高偏低一目了然 。 并且 , 测试卷和自己之前批过的作文也时不时会重复出现 。 如果某个老师整体打分的分布与总体相差太大 , 或者送去复评 , 或者两次批阅同一篇作文给的分差太大 , 都会影响绩效 , 乃至直接「出局」 。在这种激励制度下 , 大部分阅卷者给大部分作文打出的分数是相当接近的 , 而所谓满分和零分作文(包括无效卷) , 基本上都要阅卷组复评 。特别不典型的高考作文 —— 早年的文言文、甲骨文、长诗体作文 , 以及这篇晦涩的文章 —— 更容易获得这个待遇 , 要么成为「零分」(极低分) , 要么成为满分(极高分) 。※ ※ ※许多评论者将中高考作文比作「八股」 , 但实际上 , 高考作文若真像古代科举的八股文倒好 。 之所以每年都会冒出几个奇葩满分作文 , 正是因为高考作文和八股文的基本思路恰好是反着来的 。在当今中国 , 与八股文最相似的是公务员考试的申论 , 然后是各种出国考试 —— GRE , GMAT 等等 —— 的作文 。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题目本身确定 , 出题范围确定 , 文章体裁和结构固定 , 主要考察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 , 语言讲求准确流畅 , 辞藻过于华丽乃至于佶屈聱牙反倒是扣分项 。这类的作文考试的优点在于 , 批阅和给分非常容易标准化 , 而且可以横向比较:分析的视角、分析的深度、逻辑完备性、文本说服力等各项指标孰优孰劣 , 相对清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