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新|创新 深圳“再出发”

深圳不是中国GDP总量最高的城市 , 也不是上市企业总市值最高的城市 , 更不是世界500强总部最多的城市 , 甚至也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贸易中心 , 但在国人的心目中 , 它是全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 , 也是最有底气最先成为全球标杆的城市 。
---------------
从中国南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 , 从肩负经济特区使命到成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 40年来 , 深圳的创新成长令世人瞩目 。
深圳不是中国GDP总量最大的城市 , 也不是上市企业总市值最高的城市 , 更不是世界500强总部最多的城市 , 甚至也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贸易中心 , 但在国人的心目中 , 它是全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 , 也是最有底气最先成为全球标杆的城市 。 它独有的精神气质 , 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底色 。
40年前 , 从零开始 , 深圳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 , 开创了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第一;40年后 , 站在四十不惑的路口 , 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抖擞精神 , 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目标再次出发 。
创新成为城市的基因
深圳有两个生日:一个是1979年3月5日 , 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深圳市;一个是1980年8月26日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成立深圳经济特区 。 这更像是一个人的虚岁和实岁 , 对深圳人来说 , 作为经济特区的诞生更有意义 。
从零开始 , 深圳创造了千余项全国第一:第一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第一次放开市场的价格体制“雷区”、第一次打破“铁饭碗”的劳动工资改革、第一次实行股份制的国有企业改革……
有数据显示 , 从1980年-1992年 , 深圳GDP平均增速高达37.4% , 人均GDP增速16.5% , 199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83元 , 排名全国第一 。 那段让深圳人骄傲的过往 , 见证了一座现代化新城市的崛起 。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 深圳面临第一次阵痛 , “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记者注)产业表面繁荣 , 但金融、贸易、信息等产业不足 , 酒店娱乐业又超前 , 深圳开始大刀阔斧发展自主产业 , 打造实业经济基础 。 到2000年后 , 深圳率先将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文博会、高交会应运而生 。
就在1993年年底 , 深圳出台决议停止登记注册新的“三来一补”企业 。 1999年 , 深圳把一直举行的荔枝节改成了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 2006年1月 , 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一号文件 , 将自主创新战略确定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 。 2010年10月 , 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 , 首次提出要从深圳速度、深圳效率向深圳质量、深圳品牌、深圳设计跨越 。
这是一段从要素驱动到投资驱动再到创新驱动的长期变化过程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深圳的创新之城绝非一蹴而就 , 而是呈现出阶段性跃升的时代节奏 。 创新之魂 , 在时间的长河中加速锤炼 。
“如果甘于流俗 , 那还叫特区吗”
深圳经济特区一路奔跑 , 以探路者的身份披荆斩棘 , 也在成长中面临新的烦恼 。 深圳是中国第一个面临“四个难以为继”的超大型城市 。 在经济的全力冲刺中 , 深圳率先遇到了土地空间、生态环境、能源资源、人口等“四个难以为继” 。
作为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已经不再是独有优势 , 深圳一度出现经济低迷、股市停发新股、大量外资迁走等现象 。 有评论说 , “特区不特了”“深圳 , 你被谁抛弃” 。 深圳人看淡光环 , 开始艰难的“二次创业” 。
英国《金融时报》曾经这样描述深圳:这是中国最具危机感的城市 。 在其他地方的人看来 , 这个城市每隔三五年都要进行一场“深圳你被谁抛弃”这样的自我探讨 , 而对于深圳人来说 , 这种多少带点自虐色彩的拷问是真诚的 , 这是深圳不甘于流俗的一种城市特征和表现 , “如果甘于流俗 , 如果进退行止和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 , 那还叫特区干什么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