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从张学良到张学思,我走在口述史的路上( 二 )


明白了可以用录音机采访这个一点就破的简单道理 , 我立即联系上一位数年来一直想采访的老人 , 这是一直未能实施的计划 , 除了工作变动等因素 , 也是因为没想到录音这个采访手段 。
■科技进步解放了口述史这时已经是2008年 , 电子时代已经开启 。
正月初六 , 我买了一支录音笔 , 开始了漫长的采访 , 老人的家住的比较远 , 幸好有直达的公交车 , 窗外的景色从冬天到春天 , 再到夏天到秋天 , 当最后书稿定稿那天 , 又是一年的正月初十 , 整整进行了一年 。
这次采访的是一位抗战老兵 , 叫黄耀武 , 那一年80岁 。 他是1943年从广东报名从军 , 当时只有15岁 。 跟随新六军先后参加了印缅战场的第二次远征 , 参加了收复南京 , 也参加了东北的内战 。
从他的叙述里 , 我听到了面对外敌入侵、全民族同仇敌忾的抗战往事 , 也听到了面对内战 , 底层士兵如何厌战 , 国民党内部是如何腐败 , 理解了强悍的新六军及国民党部队为何最终会兵败如山倒 , 真的是老百姓放弃了这个腐朽的政权 。
这部书稿 , 先是以《1944-1948我的战争》为书名出版 , 因为同样的考虑 , 我也没有署名 。 直到出版增补了内容的新版时 , 出于推广的考虑 , 我才和老人共同署名 , 新版的书名改为《我是新六军少尉》 。
国民党高级军官的回忆录和文章出版了很多 , 但是国民党部队的基层士兵写回忆录的 , 黄耀武老人是唯一的一位 , 士兵的视角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 尤其又是生活在一个畅所欲言的时代 。 这本书前后两个版本 , 都很受读者们的认可 , 仅是老人亲笔签名的就有上千本 。
老人在一年前过世了 , 很感谢他 , 为后人在图书馆里留下了一段真实的历史 。 尤其在研究印缅抗战时 , 这本书一定是学者们要了解的 。
这本书 , 从初衷到成书出版 , 前后历时八年 。
前面七年一直在拖 , 录音笔的出现立即解决了这个问题 。 所以我总觉得 , 是科技进步解放了口述史 , 至少在我身上表现出来的是这样 。
■采访开国少将张学思夫人谢雪萍《从延安出发——开国少将张学思夫人谢雪萍口述历史》是我的第三部口述史 , 同样也是历时八年 。
八年前 , 我第一次走进香山脚下谢老的住处 , 开始对老人的第一次采访 。 她是开国少将张学思的夫人 , 也是八路军女战士 。
【口述历史|从张学良到张学思,我走在口述史的路上】在我的心里 , 一直有不解的谜团 , 张学思是怎么参加共产党的?他的父亲张作霖杀害了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 , 在这样的家庭里 , 张学思怎么会有条件接触到共产党?后来他又是怎么参加八路军的?既然参加了八路军 , 为何却在八年抗战里默默无闻 , 然后突然出现在朱德总司令发布的二号命令里?张学思部过去一直在哪抗战?
有关张学思的研究过去实在是太少了 , 《从延安出发》出版后 , 一位专家拍着这本书说 , 三十年了 , 这是有关张学思的第二本书 。
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林枫的女儿林耿耿撰文说:“现在很少有人、有地方提到张学思同志 , 我认为是很不公平的 。 他的影响力也同样是没人能替代 , 作用独特 , 以他的身份在中国共产党内其功不可没 。 他是张学良兄弟姊妹中唯一的共产党员 。 但是 , 凡提到张学思同志的地方 , 大多数只是突出写他和张学良的亲兄弟关系 。 人们只对他与张作霖、张学良这层家庭关系感兴趣 , 是一种猎奇的观点 , 而不晓得、也不关心他为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 。 ”
林耿耿写的 , 其实也是我做这部口述史的初衷 。 这部书里 , 以张学思为主 , 实际上写道了四男两女六个青年 , 他们当中有四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 , 原本都有很好的个人出路 , 在民族危机的关头 , 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共产党 , 选择延安?面对着随时都可能牺牲的危险 , 六个人又是如何坚持战斗在最为残酷的冀中根据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