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从田间到云端到餐桌 佛湛推动消费形式多( 二 )


在全省年销售量排第三的佛山市中南市场内,已经建立了湛江市扶贫农产品销售工作站 。在佛山若干农业龙头企业销售门店,也纷纷设立了湛江扶贫农产品展销点,全力打造“多站点”消费扶贫展销格局 。
除了深化产销对接机制,推进扶贫产品展销之外,佛山市扶贫开发办公室还于5月13日发出《关于明确预算单位食堂采购扶贫产品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五类扶贫产品纳入预算单位食堂采购范围 。《通知》上梳理推荐了30个经营受援地区扶贫产品的企业,供各预算单位选择采购 。产品“名录”覆盖了来自湛江地区90个村的产品,比如湛江市坡头区淡水龙虾、廉江大山村的肉鸡肉鸭、雷州东岭村的“西瓜红”番薯等 。
为了将采购力度从机关饭堂延伸至家庭餐桌,佛山机关事业单位工会主动“以购代捐”“以买代帮”购买帮扶村农产品,反响热烈 。
佛山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佛山多措并举,将消费扶贫纳入各级结对帮扶工作重要内容,推动实现佛山市“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促进受援地区扶贫产业健康发展,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
从绿色种植中找到振兴乡村新出路
据统计,帮扶4年来,佛山在湛江地区开展产业扶贫,已经带动1694户相对贫困户发展生产 。截止到2019年底,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从这些项目中,共获得分红3018万元 。在消费带动下,那仙村火龙果种植及深加工基地,下村村稻谷种植加工基地,雷州杨家镇千亩番薯基地等一批有特色、成规模的产业扶贫项目,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
产销对接对帮扶对象的影响,不仅只有消费扶贫 。产销对接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城市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度,也推动了生态种养意识回归扶贫产业源头 。
上郎村的龚东超正在思考一个新课题:如何让消费扶贫产生更多“绿色效益” 。以前,上郎村的村民普遍种植桉树,自从产业扶贫以来,有不少乡亲看到扶贫产业的绿色种植产品大受欢迎,销量好、效益高、市场需求大,纷纷想转变思维,不种桉树,改种绿色蔬果,还向佛山干部提出需求,希望带动他们一起种植芋头、花生等作物 。
【扶贫|从田间到云端到餐桌 佛湛推动消费形式多】龚东超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转变 。还原绿色耕种对村里的生态环境有提质作用,加上普通农户有带动能力,能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销售,打响产品名声 。相信未来的上郎村,会在绿色种植中,找到振兴乡村的新出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