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八卦|这个角色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最近《八佰》太火了 。 很多观众冲着硬核、高燃、好哭而去 , 看的时候才恍然发现片中原来汇聚了那么多优秀的演员 。 这些优秀的演员像是被战争炮火蒙尘的钻石 , 隐匿着光芒 , 只等角色被观众擦亮 。
明星八卦|这个角色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本文插图

好的演员就是这样 , 能锋芒毕露也能收光敛华 , 藏身于角色之后 。 像一个容器 , 能够容纳下各种各样的角色 , 杜淳就是这样的演员 。
在《八佰》中 , 杜淳是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 , 他还原了谢晋元在四行仓库一役中精神领袖式的军官姿态 。
明星八卦|这个角色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本文插图

既然提到“还原” , 那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历史上的谢晋元 。 在“八百壮士”当中 , 团附谢晋元1905年出生在广东梅州蕉岭县 , 毕业于黄埔军校 , 受过良好的教育与训练 。 这里的“良好教育”绝非夸张 。 进入黄埔军校四期之前 , 谢晋元曾在广东大学读书 , 那个年代能进入大学的青年人可谓凤毛麟角 。 谢晋元投笔从戎之后 , 在黄埔军校接受了由内而外的全面历练 。
明星八卦|这个角色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本文插图

饰演这样一个人物 , 演员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 从外形和体态上 , 杜淳必须要呈现一个军官应有的风姿 。

在这一点上 , 杜淳早早进组进行的军训没有白费 , 军姿、步伐、端枪 , 杜淳在精神状态和一走一坐的姿态里呈现出与周围游兵散将完全不同的军官状态 , 他沉稳、敦厚 , 却又在关键时刻彰显了军人该有的血性 。
明星八卦|这个角色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本文插图

但只还原谢晋元的军人一面显然并不足够 。 如果有观众读过谢晋元的家书 , 就会发现这个人物在粗犷的军人身份之外 , 还有一颗士大夫般的爱国之心 。 与传统意义上杀伐决断的军人之心不同 , 谢晋元的士大夫之心 , 带着文人风骨和国士般的执拗忠勇 。
“大丈夫光明而生 , 亦必光明磊落而死 。 男对死生之义 , 求仁得仁 , 泰山鸿毛之旨熟虑之矣 。 今日纵死 , 而男之英灵必流芳千古 。 故此日险恶之环境 , 男从未顾及 。 如敌劫持之日 , 即男成仁之时 。 人生必有一死 , 此时此境而死 , 实人生之快事也 。 ”
谢晋元写给父母的信里 , 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 是毫不犹豫 , 是“求仁得仁” 。
明星八卦|这个角色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本文插图

但说到父母妻小 , 纵使英雄无惧 , 也一样牵肠挂肚、游子思家 。

“大人年高 , 家庭原非富有 , 可将产业变卖以养余年 。 男之子女渐长 , 必使其入学 , 平时应严格教养 , 使成良好习惯 。 幼民姊弟均富天资 , 除教育费得请政府补助外 , 大人以下应宜刻苦自励 , 不轻受人分毫 。 男尸如觅获 , 应归葬抗战阵亡将士公墓……”
在无战火的今天 , 再去重读谢晋元的家书 , 字字泣血 , 句句无畏 。 今天的大多数人 , 已经很难想象随时准备为国赴死的人是如何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对家人的牵挂 , 而坚守、战斗 。
这样一个人物 , 他身上的军人气质与国士之风不是对立的两面 , 而是浑圆的一体 。 杜淳身上敦厚有方的气质复活了人物 。
明星八卦|这个角色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本文插图

面对手下的军士 , 他站在高台上镇定、沉稳 , 指挥有度 。 面对日本军官的挑衅 , 他从容不迫、身骑白马不卑不亢迎敌 。
明星八卦|这个角色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本文插图

面对国旗和国民 , 他“士”的一面浮现出来 , 那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满腔孤勇 。 面对“特派员” , 他“国士”的一面再次抗争 , 要在疮痍国土之上唤醒民族 , 要在战争与政治之间求一个“道” 。
明星八卦|这个角色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本文插图
【明星八卦|这个角色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面对身后的“八百壮士” , 杜淳脸上出现了迷茫的神色 , 虽然只是一个瞬间 , 观众却看清了这个人物内心的挣扎——进不可冲锋陷阵 , 退无法守护吾土吾民 。 杜淳跪在桥上 , 皱起眉头看着这一切 , 那一刻 , 他用眼神替所有国民嘶喊 。
明星八卦|这个角色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本文插图

如果说每个演员都像是一块等待被雕琢的璞玉 , 杜淳就像是一块上好的和田料 。 温润、细腻、坚实、柔华而不张扬 。
明星八卦|这个角色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本文插图

有的演员个人特点明显 , 优势和短板一样突出 , 有经验的导演打眼一看 , 就知道他们该用在哪儿 。 雕玉镯还是做玉坠儿 , 早已从材质已经命定了 。 但杜淳不是 。 因为他扎实、细腻、圆融 , 越有经验的导演遇到这样的演员越是要好好琢磨 , 因为没有人想要因为自己走眼 , 而将一块好料用错了地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