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废弃矿山荒沟开出“清水花谷”( 二 )


开发红藜麦种植
线上、线下双通道销售
然而清水花谷的建设并未止步于观光旅游,村里也开始种植工作,打造生态田园花卉综合体。2019年,村里尝试种植的50亩红藜麦喜获丰收,产量达到7000斤,获利50万元。于克明不仅参与了种植,还加入了收割的加工、包装队伍中。村委会积极与对口帮扶单位进行协商,定期收购藜麦。同时充分运用微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通道销售。于克明的年收入也提高了1.8万元。
如今,村民们守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挣钱,整地、播种、间苗、驱鸟、看护、浇地……村民们靠着花谷过上了富足、美好的日子。文/本报采访人员 蒲长廷
摄影/本报采访人员 魏彤
延伸
冬赏冰瀑夏游花谷 打造精品农业田园综合体
“煤矿关停后,我们一直以生态旅游作为增长点。近些年,通过特色种植,转变村里的发展和生活方式。未来,我们的种植农业将会更加‘精品化’。”下清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进生说,将打造以花卉为主的精品农业田园综合体,种植红土豆、黑土豆、芦笋等“小而精”的农作物。此外,村里还种植了辽五味、白芍等中草药。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为了解决冬季旅游淡季的问题,王进生利用本村海拔高、天气冷的地理优势,带领村民沿国道打造冬季“冰塑”景观,助推乡村旅游,促进旅游接待业和农产品销售。“冬赏冰瀑带动经济发展,夏游花谷招揽八方客源”下清水村村委会墙上,挂着这样一面锦旗。截至2019年底,下清水村低收入户143户262人实现全面脱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154元。
文/本报采访人员 蒲长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