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行|不够大,还真不配叫澳洲雕像( 三 )


本文插图
80年代 , 澳大利亚的汽车数量达到巅峰 。 /unsplash
而这个时期 , 正是澳洲公路旅行发展的巅峰 。
在假日里进行一场公路旅行 , 几乎是当时80%澳洲中产家庭的典型做法 。
但众所周知 ,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 , 2522万的人口 , 坐拥7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 每个人还能分到0.3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 。
这让那些开在公路边或郊区的酒吧旅馆很头痛:在茫茫公路上 , 自己的商铺渺小得可怜 , 怎么才能让那些开车经过的路人发现自己 , 并进来喝一杯呢?
九行|不够大,还真不配叫澳洲雕像
本文插图
澳洲的汽车旅馆怎么能在广袤土地上脱颖而出?/unsplash
这时 , 就要“以大治大” 。
地大 , 我标志更大就好了啊 。 所以 , 你会发现前期的绝大多数big things都会出现在澳洲公路旁的餐旅馆上 。
比如建于1963年 , 被认为传统意义上在澳洲诞生的第一个big things——大苏格兰人雕像史卡提(Scotty) 。
它的出现 , 就是因为位于阿得雷德(Adelaide)市郊的史卡提汽车旅馆需要招揽顾客 。
别说 , 效果还真好 , 不少人为Scotty特意赶来 , 还有小孩因为住不到史卡提汽车旅馆 , 不能在大苏格兰人雕像下入睡而哭闹 。
九行|不够大,还真不配叫澳洲雕像
本文插图
史卡提旅馆 / blipfoto
据统计 , 有60%的公路旅行者在看见big things时会停下来 , 而61%的人会在逛这些巨型景点的时候会购买食物或纪念品 。
尝到“大”甜头的澳洲人 , 开始疯狂建造巨物 。
如果说 , 前期是为了招揽游客 , 那么到了后来 , 不管是为了纪念当地的人事物 , 还是展现当地的产业 , 或者甚至不需要一个理由 , 土澳人已经陷入了对“big things”的狂热 。
九行|不够大,还真不配叫澳洲雕像
本文插图
澳洲人对big things有种谜之狂热 / Weekend notes
美国《华盛顿邮报》分析 , 澳洲人对“big things”的迷恋 , 已经类似于一种邪教现象 。
但经营跨文化培训公司的Patti McCarthy就持不同的观点 , 她认为这些big things很好地反映了澳洲人淘气或拉里·金(美国老牌主持人)精神 。
“可能每个人都会觉得它们笨拙、廉价、味道大 , 但我们就是喜欢‘big things’”她说 , “这说明澳大利亚人有幽默感 , 还有一种休闲的自嘲风格 。 ”
无论如何 , 澳洲人已经把“big things”当成一种文化 。
九行|不够大,还真不配叫澳洲雕像
本文插图
公路回忆big things的衰落
大卫·普里尔(David Prior)在《GO BIG, YOUNG MAN》一文中写下了自己对“big things”的回忆:
“在80年代我还是孩子的时候 , 我很讨厌公路旅行 , 闷热的天气 , 被困在车里几个小时 , 毫无生气的沿途风景 , 但只要当我遇上big things , 我就会显得无比兴奋 , 叫嚷着下车 。 ”
在夏日旅途里 , big things永远是澳洲人的惊喜 。
九行|不够大,还真不配叫澳洲雕像
本文插图
hey , 来加个油吧伙计 / wiki
但到了如今 , big things的境况并不好 。
在某种程度上 , big things见证了澳洲一些乡郊地区由盛转衰的过程 。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 , 有些远郊地区凭借矿业或者种植业打出自己一片天 , 纷纷树立big things以展示自豪感 , 但随着人口的迁出 , 小镇已经开始和big things一并凋零下来 。
九行|不够大,还真不配叫澳洲雕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