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三 )


那时我与父母共同生活了六年 , 时间虽不短 , 但真正与父亲在一起相聚的时间却不多 。 当时 , 正值南溪一中拨乱反正 , 逐步走向正规的时候 , 父亲与全校教职工每天清晨 , 天蒙蒙亮即起床 , 赶往学校与住校学生一起做早操 , 等学生们朗读和早自习、晚自习时 , 父亲则与老师们一起在教研室里研究工作、备课和批改作业 , 以及给到教研室请教的学生答疑、解惑及解决问题 。 每晚十点以后 , 学校晚自习结束后方能回到家 。 而且天天如此 , 月月如此 , 年年如此 , 直至1984年正式离休 , 离开了南溪一中 。
正是南溪一中多年形成的良好学风与高尚的师德 , 1977年恢复高考后 , 南溪一中应届生和往届生(复读班)升学人数像井喷一样爆发 , 高考升学率一直名列宜宾地区前列 , 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 。 父亲与学校 , 因此也获得了诸多荣誉 。 1982年、1983年南溪一中分别被评为“南溪县文明礼貌先进单位”“南溪县文教先进单位”1982年南溪一中被批准为“省重点中学”南溪一中党支部被评为“宜宾地区优秀党支部”父亲也多次被评为南溪县先进工 , 1982年又被评为省大、中学校优秀政工 , 1984年荣获了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
工作中的父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文章图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文章图片
1983年母亲病逝后 , 父亲孤身一人在 , 一下老了许多 。 在我们兄弟三人一再要求下 , 父亲为了我们终于放下了心爱的工作 , 提前离休回到了南京 。 他人虽回到了故乡 , 但心却还留在了南溪一中 。 每年暑假高考成绩一公布 , 他都第一时间查阅南溪一中及宜宾地区的高考成绩 , 进行分析比较 , 给学校领导、老师们提出一些建议 。 同时 , 他还在江浙等教育发达地区 , 广泛搜集一些教育资料及高考模拟试卷寄回南溪一中 , 供学校领导和老师参考 。 我们知道父亲的心牵挂着南溪一中这个大家庭 , 他将爱永远留给了南溪一中师生 。 因此我们兄弟三人 , 一直支持父亲 , 每年回南溪一中看看 , 同时也支持他 , 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定份额的钱 , 定项资助两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 , 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 直至考上大学 , 再选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继续资助 , 直至2016年10月病逝 。
1993年我二哥因病去逝 , 父亲急忙从赶了回来 , 因悲伤 , 长期劳累 , 突发脑溢血 , 送医院救治了两个多月 , 回到家后已经半身不遂 , 行动不便 , 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到过宜宾市南溪一中----他心中十分挂念的大家庭 。 病中的父亲常跟我们讲许多南溪一中往事 。 他告诉我们 , 南溪县是一个农业县 , 人们生活很困难 , 尤其是农村 , 那些住校的农村学生 , 学习很刻苦 , 但生活十分艰难 。 高中阶段又是人生最为关键的阶段 , 国家补助少 , 而生活、学习等开支也最大 , 一般农村家庭无法负担 , 因此 , 我们能尽量节省一点 , 帮助他们 , 支持他们圆梦大学 , 只有这样 , 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 进而改变他们一家人的贫困命运 。 每当受捐助的学生来信和考上大学的报喜信 , 我都念给父亲听 , 他听后非常高兴 , 要求我代他回信 , 鼓励受捐学生克服困难 , 努力学习 。 他多次说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还有急需 , 我们都可以继续帮助 , 对于考上大学路途较远的学生 , 父亲还额外再捐助路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