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信部推出“船舶智能制造”建设指南( 二 )


4.安全标准(AD)。包括船舶智能制造功能安全、网络安全、人因安全等 3 个部分。功能安全标准主要对功能安全要求、功能安全系统设计、功能安全测试与评估、功能安全管理等进行规定,用于保障控制系统在危险发生时能正确执行其安全功能,避免因设备故障或系统功能失效而导致生产事故。网络安全标准主要对承载船舶智能制造的通信网络与标识解析系统的安全防护、检测及其他技术要求,以及相关网络安全产品的技术要求等进行规定,用于保障船舶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信息网络及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人因安全标准主要对船舶智能制造人员的工作任务、工作环境、人员能力、人机协作、管理支持等要求进行规定,用于避免因人为差错或相互交叉干涉而造成的危险或危险状态,保障人身安全。
(二)关键技术标准。包括互联互通与系统集成(BA)、智能船厂(BB)、智能服务(BC)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BD)等 4 个部分。
1.互联互通与系统集成标准(BA)。包括通信网络架构、系统接口、知识管理、工业 APP 等 4 个部分,如图 4 所示。
 智能|工信部推出“船舶智能制造”建设指南
文章图片
(1)通信网络架构标准。包括船厂内部网络互联标准和外部网络互联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构建贯穿全厂各层级的内部网络以及外部网络。
(2)系统接口标准。包括船厂信息系统间交互标准,用于规范设计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等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流交互;生产车间信息交互标准,用于规范零部件制造车间、中小组立车间、分段制造车间、涂装车间、管加工车间、舾装件车间等数字化车间的信息交互;生产设备间信息标准,用于规范切割、焊接、打磨、涂装等船舶制造过程中智能装备的信息模型。
(3)知识管理应用标准。用于规范船舶总装建造过程中各生产系统产生的知识信息完整性、储存方法、功能调用。
(4)工业 APP 应用标准。用于规范船舶总装建造场景所涉及的工业 APP 功能、权限、工厂设备信息交互方式、内
外网交互安全等开发过程和质量要求。
2.智能船厂标准(BB)。包括智能船厂总体规划、设计、工艺、装备、物流、管理等 6 个部分,如图 5 所示。
 智能|工信部推出“船舶智能制造”建设指南
文章图片
(1)总体规划标准。包括实体工厂规划设计标准,用于规范智能船厂的基本功能、工艺设计、系统架构等;工厂布局建模与仿真标准,用于规范三维工厂信息模型、虚拟工厂仿真设计、虚实结合系统平台、虚拟工厂规划设计等。
(2)设计标准。包括船舶三维模型设计标准,用于规范模型命名、模型定义与分类、模型构建、模型输出等;船舶产品数据标准,用于规范船舶产品数据的组织、集成、管理等;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标准,用于规范船舶产品并行设计、厂所协同设计、数据协同共享等;船舶设计管理标准,用于规范船舶产品设计相关项目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文件管理等。
(3)工艺标准。包括数字化工艺设计完整性标准,用于规范建造过程工艺仿真、面向现场作业的三维作业指导书编制等;数字化建造工艺标准,用于规范钢材预处理、船体构件切割和成形、中小组立焊接、船体分段涂装、船舶分段搭载、船舶总段合拢、船体结构件装配、管子装配焊接、舾装件安装、数字化精度控制、数字化检测等;工艺设计全过程管理标准,用于规范工艺知识建模、数据库设计、信息管理、信息集成、系统决策评价等。
(4)装备标准。包括装备控制系统标准,用于规范控制方法、数据采集及存储、可视化、柔性化、智能化等通用技术以及控制设备集成、时钟同步、系统互联等集成技术;装备接口标准,用于规范智能装备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通信接口、通信架构、控制语义,以及编程和用户接口、编程系统和机器人控制间的接口等;协同应用标准,用于规范切割、焊接、打磨、涂装等制造过程中智能装备与人、智能装备之间、智能装备与生产环境的协同。
(5)物流标准。包括标识系统标准,用于规范船舶总装建造过程中重要设施、设备全生命周期身份识别与信息追踪;物料定位技术标准,用于规范船舶制造过程中大件物料多、钢板屏蔽、环境多变等特点的物料定位;智能仓储与配送标准,用于规范物料存储输送过程中建模仿真、信息识别、状态监控、作业管理、优化调度等。
(6)管理标准。包括管理模型与仿真标准,用于规范制造资源、生产场地、关键装备、生产工艺建模与仿真等;数字化运行和可视化标准,用于规范生产资源可视化、生产工艺可视化、关键装备状态可视化等。
3.智能服务标准(BC)。包括供应链协同、远程运维等 2部分,如图 6 所示。
 智能|工信部推出“船舶智能制造”建设指南
文章图片
(1)供应链协同标准。用于规范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通用要求、业务流程、资源优化与配置、交互流程等。
(2)远程运维标准。用于规范船厂远程运维通用体系架构、接口要求、业务需求、知识库、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
4.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标准(BD)。包括人工智能应用、AR/VR 应用、边缘计算应用、5G 应用等 4 个部分,如图 7所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