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庄惟敏院士团队邯钢片区设计方案解读|农耕魂、工业魄、创新城( 三 )


文章图片
△ 综合服务区平面图 © 庄惟敏院士团队
 
| 未来居住区 |
未来居住区位于东侧 , 以人为中心 , 创造未来都市的人本生活 。 人们尽情享受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 人性化尺度的社区 , 各种需求在15分钟内步行可达 。
 
设计|庄惟敏院士团队邯钢片区设计方案解读|农耕魂、工业魄、创新城
文章图片
△ 未来居住区平面图 © 庄惟敏院士团队
 
| 田园聚落区 |
田园聚落区位于南侧 , 保留西大屯村空间肌理 , 通过有机更新进行活化 , 周边区域结合水系恢复田园风光 , 打造以休闲体验为主题的田园聚落 。
 
设计|庄惟敏院士团队邯钢片区设计方案解读|农耕魂、工业魄、创新城
文章图片
△ 田园聚落区平面图 © 庄惟敏院士团队
 
设计|庄惟敏院士团队邯钢片区设计方案解读|农耕魂、工业魄、创新城
文章图片
- 核心区城市设计 -
 
■ 文化创意岛
 
文化创意岛以遗产保护为基本原则 , 以文创孵化为功能目标 , 以休闲体验和开放共享为空间特色 , 形成“四位一体”的文创产业新中心 , 突出“活化、活现、活动、活力、活跃”的设计定位 , 打造“遗产保护、文创孵化、休闲体验、开放共享”的文创产业中心 。
 
设计|庄惟敏院士团队邯钢片区设计方案解读|农耕魂、工业魄、创新城
文章图片
△ 文化创意岛平面图 © 庄惟敏院士团队
 
设计|庄惟敏院士团队邯钢片区设计方案解读|农耕魂、工业魄、创新城
文章图片
△ 文化创意岛日景鸟瞰图 © 庄惟敏院士团队
 
设计|庄惟敏院士团队邯钢片区设计方案解读|农耕魂、工业魄、创新城
文章图片
△ 文化创意岛夜景鸟瞰图 © 庄惟敏院士团队
 
文化创意岛的城市设计基于工业遗存现状展开 , 形成“一轴、两带、三区”的规划结构 , 分别为生态文明主轴、工业遗产博览带、生态修复绿肺带、创意产业孵化区、创意空间体验区 。
 
设计|庄惟敏院士团队邯钢片区设计方案解读|农耕魂、工业魄、创新城
文章图片
△ 文化创意岛“一轴、两带、三区”规划结构 © 庄惟敏院士团队
 
■ 科技创新港
 
科技创新港位于核心区生态文明轴的西侧 , 毗邻沁河和邯郸钢铁厂西区 , 是连接邯钢城市片区过去与未来、产业与生态、三产与二产的重要转换空间 , 和邯钢城市复兴的重要启步区 。
 
内部分为科创、景观、居住组团相互交融 , 高度混合;其弹性的空间变化也给该区域提供了高度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 。
 
设计|庄惟敏院士团队邯钢片区设计方案解读|农耕魂、工业魄、创新城
文章图片
△ 科技创新港平面图 © 庄惟敏院士团队
 
设计|庄惟敏院士团队邯钢片区设计方案解读|农耕魂、工业魄、创新城
文章图片
△ 科技创新港日景鸟瞰图 © 庄惟敏院士团队
 
设计|庄惟敏院士团队邯钢片区设计方案解读|农耕魂、工业魄、创新城
文章图片
△ 科技创新港夜景鸟瞰图 © 庄惟敏院士团队
 
科技创新港形成“一核两带三芯”的规划结构 , 一核为科创区和核心部分 , 是科技创新港发展动力的核心 , 也是未来与西区发展联系的重要节点;两带起着重要的联结作用 , 为未来西区的改造更新提供了有力的发展驱动支持;三芯分别为各个功能组团的核心 , 通过各个分区偏好的不同 , 提供不同侧重的服务支撑 , 相互之间形成稳定的“服务三角形”围绕“一核”为整个科创园区赋能 。
 
设计|庄惟敏院士团队邯钢片区设计方案解读|农耕魂、工业魄、创新城
文章图片
△ 科技创新港规划结构 © 庄惟敏院士团队
 
■ 生态文明轴
 
生态文明轴的作用是连通厂区绿轴、填充乡土植被、引入亲人水系、丰富空间节点、打造网红空间 。
 
设计|庄惟敏院士团队邯钢片区设计方案解读|农耕魂、工业魄、创新城
文章图片
△ 生态文明轴平面图 © 庄惟敏院士团队
 
设计|庄惟敏院士团队邯钢片区设计方案解读|农耕魂、工业魄、创新城
文章图片
△ 铁道故事效果图 © 庄惟敏院士团队
 
为打造连接城市、邯钢、村落、田园等风貌带的绿轴 , 须拆除中轴以及横向绿轴两侧废弃建筑 。 使得多条轴线在视线通透处呈现绿地 , 如此将绿地渗透进入工业建筑风貌区内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