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益佰制药“百亿计划”折戟 大股东花样“抽血”公司

《投资者网》谢莹洁
7月30日 ,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600594.SH,下称"益佰制药")公布了2020中报 , 上半年公司营收下滑8.5%至14.7亿元;归属净利润1.2亿元 , 同比增长18.4% 。
业绩看似尚可 , 实际上其营收创2015年以来中报新低 , 净利润已倒退至2013年的水平 , 增长主要还是得益于前两年的净利润大幅下滑至较低水平 。
与业绩一同大规模收缩的 , 还有益佰制药的野心 。 如今公司已不在公开场合提及"百亿医药企业集团"计划;继此前转让部分子公司后 , 今年上半年 , 益佰制药停止了少数在建工程 , 固定资产也进一步减少 。
公司|益佰制药“百亿计划”折戟 大股东花样“抽血”公司
文章图片

实控人延期解质
2020年中报季 , 益佰制药不仅早早披露了财报 , 还高调宣布分红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4亿元" 。
分红规模超过同期净利润一倍 , 资本也闻讯赶来 。 8月初 , 益佰制药的股价升至8元/股 , 创下一年来新高 。
实控人窦啟玲顿时如释重负 。 通过今年的两次分红 , 实控人及女儿、副董事长窦雅琪可获得1.1亿元的现金 。 同样令人焦头烂额的高质押问题 , 窦啟玲也借此契机暂缓处置 。
8月21日 , 实控人便通过上市公司宣布股票质押延期购回 , 截至当日 , 其股权质押比依然高达79.36% 。
2019年下半年以来 , 公司股价多在7元/股以下浮动 , 这比2004年14.4元/股的发行价已经腰斩 , 且屡屡触碰窦啟玲的平仓线(6.61元/股) 。
为了防止平仓危机 , 实控人在今年1月与5月 , 分别解质了632万股、586.8万股 , 并计划后续继续解质 。 经过两次解质 , 窦啟玲所持股份的质押率从以往的近100% , 逐步下降至79%左右 , 但仍超过警戒线 。
留给窦啟玲的时间不多了 。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 , 不断有股民问及公司打造"百亿医药企业集团"的具体计划 。 很快 , 投资者或许会发现公司的重心并不在此 , 业绩也并未出现实质性提升 , 平仓危机或继续袭来 。
"百亿"计划折戟
公开资料显示 , 益佰制药上市于2004年 , 主要布局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这三个中国死亡率最高的病种 , 尤其以抗肿瘤药为核心 。
益佰制药的"百亿医药企业集团"计划源于2014年 , 彼时公司被贵州省政府纳入产业规划 , 进行重点培育 , 并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大跨步发展 。 2014年前后 , 益佰制药收购了女子大药厂、长安国际制药、中盛海天制药等公司 。
"益佰制药是一家以销售见长的制药企业 , 创始人具有丰富的医药销售经验 。 相比强大的营销能力 , 公司在研发上有一定短板 , 要实现规模化发展只有通过并购 。 "《每日经济新闻》援引医药人士受访时表示 。
但并购令公司不堪重负 。 2018年 , 益佰制药因商誉减值及销售收入下滑 , 归母净利润亏损超7亿元;直到今年上半年末 , 公司商誉仍达到7.72亿元 。
2017年 , 益佰制药营收增长 , 从往年的两位数放缓至个位数 。 2019年其营收出现负增长 , 直到今年上半年 , 这一问题依然无解 。
颇为讽刺的是 , 根据贵州省政府的计划 , 2017年 , 益佰制药率先被培养成100亿元级医药大集团 , 贵州百灵和信邦制药则计划分别成为50亿元级、20亿元级的医药集团 。
而就目前的数据来看 , 仅有益佰制药尚未完成上述目标 , 近两年总资产维持在55亿元左右 , 与2014年相差无几;而资源与起点远逊于益佰制药的信邦制药早已完成反超 , 从2016年开始总资产就维持在百亿以上 。
规模继续收缩
从益佰制药最新动作来看 , 公司总资产或将继续收缩 。
近两年来 , 益佰制药出售了淮南朝阳医院与灌南县人民医院部分股权 , 使得公司营业成本进一步缩小 , 也为今年中报的净利润上涨埋下伏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