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百名记者进百村 | “碗底村”下“啃”硬贫
文章图片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晓波 李筱晗
住在深山老林 , 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体验?
【香菇|百名记者进百村 | “碗底村”下“啃”硬贫】住在深山老林 , 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体验?
四周被山岭围住 , 生活在这里的村民 , 就像掉进了一口大碗 , 卢氏县瓦窑沟乡古寨村也曾被村民戏称为“碗底村” 。
“小时候村里连路都没有 , 村里人出不去 , 外地人进不来 。 山里人干活走累了 , 可以随手推开任何一家的门喝口水歇歇脚 。 ”古寨村党支部书记唐建云说 , “山里的人生性淳朴 , 不过家里边也实在是没啥东西 。 ”
山高路远水长 , 生活在“碗底”的古寨村村民一直默守着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养家糊口 ,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
眼看着山里山外的其他村庄都脱了贫 , 古寨村村民“眼气”得很 。
古寨村的自然环境 , 外人眼里是世外桃源 , 在唐建云心里却是必须迈过的大山 , 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
“山里想找块平地都很难 , 发展农业肯定行不通 。 ”
“翻座山就是西峡 , 何不搭上香菇的顺风车靠山吃山?”
有了发展思路 , 说干就干 。 这几年 , 唐建云带领村民发展香菇种植 , 村民生活有了起色 。
村里有了变化 , 修起了柏油路 , 通上了公交车 , 用上了自来水 , 古寨村开始了与外界的第一次“交流” 。
文章图片
车通了 , 唐建云开始频繁带领村民出去考察 。 “不出去 , 你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 ”唐建云感慨 , 同样是种香菇 , 3公里外的瓦窑堡村已经用上了智能温室大棚 。
8月21日 , 记者来到了唐建云慕名已久的智能温室大棚 , 里面风机、空调、摄像头、喷淋头、环境传感器等设备一应俱全 , 香菇24小时享受着自动保温、喷水服务 , 在植物补光灯照射下 , 个个饱满圆润、菇腿粗壮 。
“再看看我们的大棚 , 再简易不过了 , 大热天钻在里面像进了蒸笼 , 村民们挣的都是辛苦钱 。 ”不能继续守着老一套刨食了 , 唐建云决心带领几个种菇大户先期搞试点 , 在古寨村掀起香菇种植方式的“革命” 。
村民黄怀敏前段时间喜提了一辆小轿车 , 高兴之余 , 把村里三五好友请到家中 。 曾经的贫困户变身今天的致富达人 , 他一直说自己是搭上了好政策的快车 , 出去看得多了 , 眼界也就有了 。
文章图片
就拿一山之隔的西峡来说 , 同样是种香菇 , 西峡的香菇酱远销海内外 , 古寨村的香菇却默默无闻 。
餐桌上 , 听着黄怀敏讲述着山外的“景色” , 唐建云内心又起了波澜 。 “试想现代化的加工企业建成后 , 能生产出香菇系列产品 , 附加值肯定能翻几番 , 村民的钱包肯定鼓起来 。 ”
唐建云下定决心 , 古寨村一定要尽快引进一家食用菌加工企业 。
“有目标 , 有政府支持 , 咱们还有啥干不成!”唐建云给大家鼓劲儿的同时 , 县里传来了好消息 。 为积极拓展香菇产业链 , 卢氏县与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签订框架协议 , 共同打造集检测、贸易、结算和价格发布等于一体的香菇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与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联姻 , 培育香菇界的“隐形冠军” 。
推荐阅读
- 农村|百名记者进百村|桂林要建“小桂林”
- 三农|百名记者进百村|幸福不过一“丰安”
- 三农|百名记者进百村 | 大岭“小艾”
- 手工艺|百名记者进百村 | 颍川“梳”情
- 不转发就踢记者出群北京保利地产被嘲官威大|不转发就踢记者出群北京保利地产被嘲官威大 百名记者建线索群维权
- 姐夫jeff美食分享|香菇茄子煨饭做法非常简单快捷,小孩、大人、素食主义者很合适
- 网店|百名记者进百村|水泉汪村的“双网经”
- 资助反华组织、制造谣言......美知名记者起底美国涉疆假新闻炮制内幕
- 三门峡灵宝|灵宝香菇闯入大上海
- 甘草|百名记者进百村|“花”开月亮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