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百名记者进百村|幸福不过一“丰安”


三农|百名记者进百村|幸福不过一“丰安”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刘庄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 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坤源摄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向前杨万东惠晓晗
在哲学家看来 , 有三样东西很重要:希望、睡眠和笑 。 对刘丰安来说 , 有三样东西离不了:心态、家和劳作 。
8月21日 , 在舞阳县辛安镇刘庄村 , 正给红薯苗浇水的刘丰安 , 和记者聊起了他脱贫后的幸福生活 。
“您多大年纪了?”
“五十有二了!”刘丰安伸出手指头比画着 。
“听说您一个人能挣几份钱?”
“可是嘞!浇一天地就能到手100多块钱 , 俺还入股村企业领到了分红 。 俺家2018年就脱贫了!”刘丰安笑着说 。
脚底下 , 大片红薯苗吸收着阳光 , 茁壮生长 。 这片红薯是省农科院的专家指导种的 , 产量大 , 吃起来又甜又糯 。 今年村农业合作社能挣多少钱 , 主要看它了 。
哼着小曲劳作的刘丰安 , 说起这些年的变化 , 眼睛眯成一条缝 。
刘庄村原是省级贫困村 , 几年摸爬滚打 , 只剩下5户10人没有脱贫 。
这个豫中村庄脱贫 , 主要靠“两条腿”走路:一个是建起农业合作社 , 流转土地搞种植;再一个是组建了集体企业舞阳瑞和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依托资源搞发展 。 这两大“王牌”能给村里带来不少进账 。
村集体有了钱 , 就好给老百姓办事 。 这不 , 前年刘庄村建起了“幸福大院” , 把没有脱贫的孤寡老人、残疾人集中供养起来 , 实现了“兜底” 。 “今年年底前 , 俺村贫困户就能全部脱贫了 , 家家户户的福利肯定能越发越多 。 ”村党支部书记张士兴底气足得很 。
拿刘丰安家来说 , 土地流转出去 , 能拿流转费;入股村集体企业 , 年年有分红 。 两口子一个在合作社干活 , 一个在建筑材料公司上班 , 各种收入加起来 , 一年能有四五万元 。
“入股入股 , 以前光听说没见过 , 现在俺也当股东了 。 ”刘丰安一脸知足 , “幸福不就是俺这名字嘛 , ‘丰安’了就幸福了!”
哲学家用笔杆来阐释生命 , 农民们用脚来度量生活 。 火辣辣的太阳下 , 刘丰安用汗水和笑脸 , 诠释了一个脱贫户的幸福哲学 。
采访手记
【三农|百名记者进百村|幸福不过一“丰安”】看到刘丰安 , 我们由衷体会到一句话:一个人只要努力肯干 , 好运气都会向他倾斜 。 走访脱贫户 , 看他们的家什 , 看他们的营生 , 是我们最初的想法 。 一路走来 , 我们更看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 看到了他们勇于摆脱贫困的决心信心 , 看到了他们腰板挺直起来的精气神 。
“刘丰安”们的精神面貌 , 和刘庄村近年来抓集体经济分不开 。 “大河有水小河满” ,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 利用优势资源、打造特色产业 , 多途径多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就能让农村家底“丰实”起来 , 让广大农民生活幸福、实现“丰安” 。
乡村名片
刘庄村位于舞阳县辛安镇北4公里 , 辖3个自然村 , 5个村民组 , 共1262人 , 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 , 2015年脱贫摘帽 。 全村耕地面积1739亩 , 流转土地1600亩 , 主要产业为苗圃、有机蔬菜、优质粮种植和建筑材料加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