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操作|班组安全要做到,三勤,四清楚!( 二 )


班组长要成为安全管理的“黑包公”:在工作上讲求严密,态度上严肃认真,标准上严格执行,对“三违”绝不手软,绝不迁就。
班组长要成为安全管理的“老黄牛”:将安全预防措施落到实处,认真落实上级的规章制度,真抓实干,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二、从“物源”入手,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化
设备是构成生产系统的物质系统,由于物质系统存在各种危险与有害因素,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要预防事故发生,就必须消除物的危险与有害因素,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设备本质安全就是是指操作失误时,设备能自动保证安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发现并自动消除,能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本质安全化是建立在以物为中心的事故预防技术的理念上,强调先进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安全科学的成就,从根本上消除能形成事故的主要条件;
如果暂时达不到时,则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安全措施,形成最佳组合的安全体系,达到最大限度的安全。
同时尽可能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增强人体对各种伤害的抵抗能力。
要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需要从三方面入手:
(1)设计阶段:采用技术措施来消除危险,使人不可能接触或接近危险区,采用安全装置,实现自动化等,都是设计阶段应该解决的安全措施。
(2)操作阶段:建立有计划的维修制度;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状态监督;
避免或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对安全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安全装置始终处于可靠和待用状态,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等。
(3)管理措施:指导设备的安全使用,组织员工学习有关设备危险性的资料、安全操作规程、维修安全手册等技术文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发现危险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三、员工的安全意识是衡量班组长能力的“硬指标”
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对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不安全感”。
安全意识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变人的行为方式,从而规避安全风险。
其实人人都有安全意识,比如很多小孩一进入医院,就会用“哭闹”来保护自己,以避免被打针,吃药;例如不会游泳的人往往会远离深水,从而规避溺水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善泳者溺于水”呢?
人是肉体性动物,研究表明,人保持高度精力集中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随着能量的消耗,精力集中的时间会不停的缩短。
所以很难让员工保持连续8小时的精力集中状态,所以,总是强调员工自身时时刻刻保持安全意识本身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要求。
另外,人在熟悉的状况下会心神松懈,这时如果有异常的突然变化,人往往会下意识的用习惯性的做法来应对,其行为表象就构成了“安全意识”不好,或称为“习惯性违章”。
所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要从人的自然生理规律入手:
第一是安全知识培训,以帮助员工的掌握工作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和发生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从而提高其辨识能力。
第二是要通过开展有效的日常安全活动,让员工识别日常操作中的安全隐患,规避不安全的行为,让遵章守纪成为人的习惯。
第三是在出现异常时,员工能够快速惊醒,改变作业方法。
第四是班组长要在日常通过口头提醒和现场目视管理的方法,提高员工的注意力,避免健忘而造成安全风险。
班组安全活动,是形成安全氛围,培育安全文化,强化员工安全意识的重点环节,要从针对性、适宜性和参与性着手,让员工在趣味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
“徒有理论(原则、观念)难免空泛,光讲技巧(技术、方法)易致盲目。”而以案例为载体的安全活动,恰好可以弥补上述两种途径“空泛”与“盲目”的缺失。
案例是现实的模拟,通过员工对案例的共同研讨,将制度与实战相结合,将方法与现场相结合,从而转换员工的角色,让员工成为安全活动的主体。
人的“疏忽”或“不注意”是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是,一般地指责作业者的“粗心大意”或“疏忽”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重要的问题是应当研究什么样的条件或环境以及什么原因容易使人产生“不注意”或“疏忽”。
因此,班组长应以安全提示为重要管理手段,在可能忽略的地方时时提醒员工的“注意力”,让工作现场也成为员工安全意识的强化剂。
四、以安全培训为载体,提高员工安全能力
员工的安全能力,主要分为掌握安全知识和具备安全操作技能两个方面。安全知识,主要通过安全培训获得,而安全操作技能,则需要通过训练掌握。
日常操作的安全技能,可通过日常管理,将安全操作转变为员工的行为习惯,而异常状态下安全操作技能,则必须通过反复模拟才能练就,
五、洞察安全隐患,实行风险预控
安全管理实际上是“风险管理”。
如何直面风险,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见之于未萌,防患于未然”,切实规避、控制和降低风险,是班组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六、制定应急预案,将异常转化为正常管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