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母亲和那些助我成长的应膏阿姨( 八 )

老刀:母亲和那些助我成长的应膏阿姨
这是董奎珍阿姨年轻时的照片 , 其北方人的能干贤惠给年幼的我印象很深 , 但她人生颇为坎坷 。 好在现在她儿女已长大成人 , 孙辈更是了得:孙子现在中南大学读博 , 外孙为福州大学法律硕士 , 现在武汉税务工作 。老刀:母亲和那些助我成长的应膏阿姨
84岁的董姨现在热衷绘画 , 她的画颇有年轻时绣花的影子 。 真谓好人好福 , 岁月静好 。
我生长于应城石膏矿一分矿(总矿) , 史载明嘉靖年间 , 这里就发现了石膏矿 , 随后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开采 。 至1917年 , 当地共有洞商104家 , 井筒243对 , 年产石膏13.1吨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 应城矿工达二万余人 , 另有膏盐运输工人近万人 。老刀:母亲和那些助我成长的应膏阿姨
应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 , 应城石膏矿部分老人相聚县城疗养院 。 中间一排是应膏老领导 , 左起依次为:方刚、杨善政、叶德亭、禹玄圭、钟国俊 。 石膏产于应城 , 集散多经武汉 , 外销主要靠汉江 。 当时颇有名气的“石膏一条街”就在现在的武汉市硚口区牌楼街 , 膏行膏号有数十家 。 建国后的应膏 , 也曾给国家做过不小的贡献 。 现在仅靠石膏资源应难以总体解困 , 但是横移或说添加方兴未艾的“工矿旅游”呢?一矿现存有矿井洞及办公楼、发电厂、机械修造厂等附属设施 , 是新中国第一个国营石膏矿 , 成立于1950年 , 1952年开始投产 , 采用中央并列式竖井开采 , 共有两井 , 相距8.3米 , 井田范围210万平方米 , 总储量553.3万吨 , 设计年限10年 , 1961年停采 。 但井矿内巷道延伸有序 , 绵延数公里 , 犹如地下长城 , 通风良好 , 冬暖夏凉 , 应是旅游观光体验矿工生产、生活的好去处 。加之这里还有“红色资源”——因为产业工人多 , 1923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 应城矿区曾爆发万人大罢工;抗日战争时期 , 这里有500多名矿工参加抗日游击队;陶铸领导的中共鄂中特委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依靠爱国洞商为部队和根据地 , 曾募集大量“抗日乐捐”、发行救国公债……老刀:母亲和那些助我成长的应膏阿姨
老刀:母亲和那些助我成长的应膏阿姨
老刀:母亲和那些助我成长的应膏阿姨
早已破落的应城石膏矿 , 处处有我成长的记忆 。 (武汉老刀 2012年摄)若应城石膏矿 , 真能以工矿旅游切入重拾辉煌 , 我想那些离去或仍在的应膏老阿姨 , 会减少许多许多的牵挂与长叹 。——武汉老刀 2020年8月22日4:12搁笔于武昌积玉桥相关链接:老刀:合葬 —— 一曲现代梁祝 【家事小记】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11546249·读刀帖听音乐·妈妈 (词曲并演唱:赵镭)http://music.163.com/song?id=202377&userid=270340384(正文约10000字)[流泪]建议点击歌曲《妈妈》后在电脑上读 , 视觉+听觉的阅读体验 , 是老刀一直在探索的 , 感觉真的不一样 。 [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