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母亲和那些助我成长的应膏阿姨( 二 )
外公外婆育有四男三女七个子女 , 是个大家庭 。
这是本人儿时形象 , 是不是已显桀骜不驯?母亲热情好客 , 做事效率高 , 一个多小时就能变戏法似的做出一桌子菜 。 只是这点与本人略有不同 , 我应是一个更喜安静的人 。母亲参加工作最先干的是公安 , 后为省工业厅打字员 , 1958年与父亲结婚后“随夫”从武汉来应城石膏矿 , 干过文员、出纳、幼儿园园长 , 后调回武汉 , 在湖北建材工业学校 , 做得久的也是幼儿园园长 。 她喜欢孩子 , 我们兄妹四人恢复高考后全部考上了大学(三位还是重点大学) , 是她最为骄傲的事 。但是1981年2月3日(大年二十九) , 身为武汉地质学院21782班(现中国地质大学)三年级学生 , 未满23岁的哥哥因意外事故离世 , 给了母亲致命一击 , 四年后哥哥女友丁军以自杀的方式追随而去 , 又给了母亲巨大打击 。文革那样大的冲击 , 母亲毫不畏惧 , 但接连非正常的亲情悲剧 , 让她老人家一蹶不振 。
1980年夏 , 哥哥禹劲与丁军畅游武汉东湖 , 这也是他俩的最后一面 。(大学同学李广宁)摄
哥哥禹劲与丁军姐的非正常离去 , 使母亲一蹶不振 , 身体每况愈下 。 母亲只是高小毕业 , 书读得不多 , 但是记忆力惊人 。 钢笔字不仅写得快 , 还写得好 , 是那种自成一体 , 怎么也学不来的“胡体”^……她老人家年过7旬 , 仍记得全球所有国家的首都名 。 我与两个妹妹常感叹 , 以老妈的高智商与冲击力 , 若多读一些书 , 应是个人物 。这就是“胡体字” 。
2011年8月7日母亲过生日 , 尚能小坐一会 。 (武汉老刀 摄)母亲是在家照顾摔伤卧床的父亲中风的 , 其实父亲为离休干部 , 本是可以长期住高干病房的 。 但曾为省委书记张平化秘书兼省委书记秘书组组长的父亲禹玄圭 , 认为这样太花国家的钱 , 执意要回家静养 。结果这苦了母亲 , 回家不到两月 , 母亲为父亲洗澡时用力过猛 , “脑壳炸一样地疼” , 中风了 。 那是1999年5月初的事 , 母亲当时66岁 。1999年7月6日 , 父亲走了 , 时年76岁 。 别说 , 老话“三、六、九是关口”“七十三 , 八十四 , 阎王不喊自己去” , 还真有点准头 。父亲走后 , 母亲随子女一会北京 , 一会广东 , 一会武汉轮流住 。 现在回想 , 正是母亲的这种“轮流居住” , 福泽后人 , 使我们兄妹无意间放大了资产:18年前小妹买的那套电梯大三房 , 现增值数倍;大妹在北京二环内购买的那个精装小高层大三房 , 单价不到九千 , 现在均价11万多;2006年我出手金银湖的那套湖景小高层大三房 , 也是为了寻个空气好、绿化佳、电梯宽的所在——但因医疗配套不行 , 只住一年就搬走了 。 不过 , 这房虽一直空置着 , 也默默地自增数倍——当时我购入时均价不到2700元 , 现在观湖把头的单价1.4万多元了 , 上涨了五倍多 。也正因为要买这套绿化佳的养老电梯房 , 本人开始研究楼市 , “武汉老刀”由此诞生 。
父母年轻时 , 摄于1957年 。
推荐阅读
- 那些年,中国从西方进口的武器
- 老刀:紫金矿业,得反复做小波段【股市实战】
- 莲莲荷叶深|为什么现在大部分中国人都越来越不羡慕那些移民去国外的同胞?
- 那些年的事儿—利益纷陈的世界多少真情谊十六)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若失能或辞职 将历经那些程序?
- 出文化大师的必要条件
- 盘点一下那些跨物种的友谊,真爱无界~
- 李嘉诚: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来衡量我
- 青年|《三国志11青山依旧》真实还原曹魏阵中那些实力大于名气的武将
- 建议向那些吹牛逼的商家查税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