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17年的“1元厨房”,被央视点名,这对夫妇终于上热搜了

1
每年约有70多万名患者从全国各地涌进医科院肿瘤医院 。
在“中国最佳专科医院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肿瘤医院 , 最多时每天可能有上万人在这儿 。
在这里 , 他们寻找希望或者遭遇挫折 。
如果不幸被确诊 , 家属就要准备好两样东西:
“钱和精力”
大多数人都是希望能够活下去的 , 因为活下去才会有其他可能 。
绝症患者也不例外 。
他们被医生下达了最后期限 , 承受了人生中最大的绝望 , 但是他们心里却总是藏着希望 。
“万一好了呢?”
为了这份万一 , 他们愿意承受化疗带来的一切后果 。
他们的家人愿意砸锅卖铁 , 不遗余力地去救助他们 。
他们不想留下遗憾 , 更害怕留下遗憾 。
比起患者 , 更难的其实是他们 。
在患者承受病痛的同时 , 他们的家人也要承受生活的经济压力 。
本来可以过着富足的生活 , 但一场大病 , 足以使家里变得举步维艰 。
在得绝症的那一刻起 , 病人的世界就被罩上了玻璃罩 , 他们在里面挣扎痛苦 , 外面的人守着他们煎熬痛苦 。
家属知道 , 也许这是余生他们最后相守的时间 。
面对绝症 , 有人选择了陪伴 , 有人选择了退场 , 有人感受了人间冷暖 。
可人世有多艰难 , 就会有多温暖 。
今天这个故事 , 刚好与他们有关 。
2
2003年 , 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旁的小巷子里 , 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支起了一个油条摊 , 每天早出晚归卖油条 。
厨房|17年的“1元厨房”,被央视点名,这对夫妇终于上热搜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一天 , 他们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
一位夫妇走过来问他:
“能不能借个火 , 想给病人炒个菜 。”
原来他们的孩子得了骨癌 , 此刻就想吃一口妈妈做的饭 , 这对夫妇很想满足孩子的愿望 。
老万夫妇一听 , 立马答应了 。
后来 , 能够借煤灶烧菜的消息很快传回了医院 , 来借火的人越来越多 。
这个医院里的病人 , 多数为了治病花了太多积蓄 , 没有什么钱 , 后续漫长的治疗也让他们不敢再多花一分钱 。
而他们 , 又希望能够吃到家人做的饭菜 。
于是 , 医院里的许多人闻讯而来 , 想在这借火烧饭 。
厨房|17年的“1元厨房”,被央视点名,这对夫妇终于上热搜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开始 , 老万夫妇分文不收 , 免费给他们提供炊具和调料 。
从每天有十几个人借炉子炒菜 , 到后来增加到几十上百人 。
常去做饭的病人家属 , 着实过意不去 , 提出要付钱 。
老万夫妇为了让他们安心 , 每炒一个菜收5角钱 , 即便是物价飞涨的今天 , 也只涨到1元钱 。
厨房|17年的“1元厨房”,被央视点名,这对夫妇终于上热搜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于癌症病人和家属来说 , 不仅吃饭费用能节省下来不少 , 更重要的是能吃上家人亲手烹饪的饭菜 。
这让每天和仪器与疾病抗争的病人 , 感受到了一丝家的温暖 。
对患者家属来说 , “抗癌厨房”也不仅仅是厨房 , 这更像是一个与医院站在对立面的落脚点 , 不同的是 , 这个落脚点专门为他们停留 。
“6年了 , 你不要说有钱 , 金山都被你搞倒了 。”
说这话的人是老夏 , 厨房的常客 。
2015年妻子曾京飞被查出宫颈癌 , 隔年癌细胞脑转移;
2018年因脑部水肿压迫神经 , 妻子失去了行动能力 , 瘫痪在床 。
虽然嘴上抱怨妻子经常影响他睡不好觉 , 但心里依旧是疼爱妻子 , 经常担心她哪里不舒服 , 却又怕她说不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