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牛村来了6个年轻人,打造出一把致富“金钥匙”|乌牛村来了6个年轻人,打造出一把致富“金钥匙”
【乌牛村来了6个年轻人,打造出一把致富“金钥匙”|乌牛村来了6个年轻人,打造出一把致富“金钥匙”】3000余亩的李子林绵延山间,拳头大小的果子挂满枝头 。
盛夏,乌牛村仙桃李生产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搬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果园里,LED光波变频一体化杀虫灯随处可见,每一株果树所需的营养均通过管道“投递到户”;山坡上,运送鲜果的无人驾驶“轻轨”缓缓前进,直抵分拣车间;流水线上,专用光谱仪对李子表皮进行透视,根据光谱数据显示的酸甜度对李子“选美”分装 。这个夏天,15万公斤仙桃李陆续从这里销往全国 。
7月19日古路镇乌牛村村民在“仙桃李”种植基地内采摘 。新华社采访人员 王全超 摄
“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重庆渝北区乌牛村党总支书记阙兴国脸上笑开了花,“现在的乌牛村家家有事干,户户有钱赚,过去小康生活不敢想,如今日子过得巴巴适适!”
农民变股民,干劲足了腰包鼓了
“果园务农的工钱加上卖李子的分红,今年的收入能超过10万元 。”提起自家账本,54岁的村民段成芳声音软软的,羞涩中带着自豪,“党和政府的政策恁个好,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来越有盼头 。”
她所说的政策,是乌牛村2017年实行的“三变”改革——组建股份合作社,土地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村、合作社、农民三方按比例投资配股、按股分红 。
村民段成芳正在厂房里整理李子 。雍黎 摄
几年前,乌牛村被称为“空壳村”,一户三五亩坡坎地、“巴掌田”,种些玉米、红薯,一年到头“肩挑背磨”也没多少收益,随着进城务工村民越来越多,5000多亩土地有六成沦为闲置地 。
阙兴国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马不停蹄地赴邻村外县考察学习的过程中,他想明白了一件事:想做好产业,生产要集约、产品要有特色,种地也不例外 。为鼓励村民以地入股,他逐户动员,组织村民代表去先进村参观 。
段成芳和丈夫合计,自己种也就收些玉米喂猪,不如交给合作社试试,将3亩地全部入了股 。当上股东的段成芳越干越有劲,被聘为李子园管护员,三月疏花疏果,四五月除草,七月摘果,入股分红加管护工资、公益岗位等,一年能挣两万多元 。“以前在家做家务,哪儿想过能领上工资呢?”她说,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这就是小康生活 。
日子越过越红火的不仅是段成芳一家 。自“三变”改革以来,乌牛村已有3000亩土地变资产,300万元资金变股金 。“来果园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曾经关门闭户在外打工的乡里乡亲、街坊邻里们这下都回来了 。”阙兴国说 。
引进乡村“创客”,发展现代化农业
2018年,在新模式的激励下,乌牛村仙桃李产量达到15万公斤 。但一场危机悄然降临:因为气温迅速攀升、采摘人员短缺、冷库建设容量不够、销售渠道不畅等因素,15万公斤仙桃李只卖出不到一半 。
古路镇乌牛村“仙桃李”种植基地内拍摄的山地单轨运输车运送“仙桃李”的景象 。新华社采访人员 王全超 摄
“产业发展还是需要专业人才 。”这场危机让阙兴国意识到农村产业发展不能只靠村干部低头蛮干 。他想起参加过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报告团宣讲会,报告团里6名成员各有所长,有精于发展品牌农业的剑桥大学女博士彭阳、善于搞乡村旅游事业的致富带头人晏洲、热衷于在农村创新创业的青年榜样简义相、巧于发展电商产业带领乡村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张雪、乐于扎根农村带领乡亲奔小康的优秀共产党员杨大可、安于脱贫攻坚一线艰苦奋斗的第一书记严克美 。
“何不请他们来支支招?”阙兴国立刻打去“求救”电话,请来了这6位“牛人” 。
报告团在乌牛村成立聚牛兴农业发展公司,接管了合作社集约的3000多亩土地 。成员们发挥各自所长,从种植、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建设、文案与电商销售到群众关系协调与政策咨询,为当地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专业的管理技术和稳定的销售渠道 。
推荐阅读
- 旅游|精细化的小红书,年轻人的出游神器
- 节约|减少餐桌上的浪费 年轻人要行动起来
- 综合|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但三缸会成为阻碍吗?吉利缤瑞综合实力解析
- 宝宝|春季带宝宝晒太阳好处多!牢记6个关键点,宝宝长得高,身体好!
- 大学路|大学路年轻人打卡忙 红墙为啥这么受喜爱
- 到底|没上市就先火,凯酷到底有何秘密武器
- 第一心理|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对老年人充满恶意?根本原因是什么?
- 跑道|这跑道,206个足球场那么大!
- 女驴友|青岛女驴友拍照滑下山崖 救援队穿石缝、攀崖壁拼了6个小时
- @是时候回看支付宝与年轻人的故事了2020-08-28 21:28:360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