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和滴滴必有一战( 三 )


这话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 即在这段时间内 , 滴滴、百度与主机厂的关系都将是一种竞合状态 。 而在这个漫长的周期中 , 它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实力 , 还包括争取政府资源、资金实力、商业化运营能力等等 。 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中 , 创始人的合纵连横能力也格外重要 。
必有一战
2020年3月3日 , Waymo宣布获得第一轮外部投资 , 共22.5亿美元 , 投前估值达到了1050亿美元 , 远远超过大众、戴姆勒、通用等一众车企 。
|百度和滴滴必有一战
本文插图

数据截止到8月19日美股收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Waymo就是行业的风向标 , 它代表着最强的技术、最高的估值、最多的钱 。
在国内 , 曾经手握吴恩达、楼天城、彭军、王劲等一批技术大佬的百度 , 最有可能成为或者孵化一个中国版Waymo , 但百度在“短期与长期”、“L3与L4之间”摇摆不定 , 核心技术人员先后离职 , 最终错过了黄金冲刺期 , 其市值也从700亿美元下跌至不足450亿美元 。
最终 , 百度选了一条更加“折中、现实”的路径 , 它为百度带来了收益 , 今年Q2百度AI业务实现同比两位数百分比增速 , 但百度也因此陷入和创业公司们竞争的局面 。 这其中 , 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 便是估值已经超过百度市值的滴滴 。
滴滴必须要做自动驾驶 , 这不仅仅是为了讲好千亿美元的估值故事 。 因为 , 不再需要司机 , 自动驾驶的到来会打破原有的双边网络效应(司机越多 , 乘客等待时间可能越短;乘客越多 , 司机空驶越少 , 两者会互相加强) , 极大地强化滴滴的规模化壁垒 。
如今 , 百度和滴滴已经开始相互渗透 。
滴滴正在做一个无人车操作系统 , 因为倘若未来所有的车都采用百度Apollo的技术 , 导致双边效应被打破 , 服务成本会大规模降低 , 对于每年几十亿利润的百度 , 其大概率会做一个出行平台 。 百度通过百度地图以联盟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网约车服务 。
“从技术栈来讲 , 滴滴的实力比较弱一些 , 因为落地的场景不会变 , 但技术栈会变 。 ”一位自动驾驶行业产品经理告诉Tech星球 , “落地很复杂 , 就像画个圈圈 , 落地完成了 , 这个圈就画好了 , 画的好不好看另说” 。
百度依然强大 。 “自动驾驶大家都没有搞出来 , 看车队规模和技术水平 , 还有研发人数 , 但是百度花得钱是最多的 。 ”截止去年11月 , 百度Apollo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总数已经达到 150 张 , 在全国占比过半 , 其中 80 张牌照已经允许载人测试 , 可以说是独占鳌头 。
在量产遥遥无期的情况下 , 百度无人驾驶的方向发生了些许变化 。 “以前是2B , 现在更多的是2G 。 ”一位百度无人车团队员工告诉Tech星球 , “百度的政府资源确实比较强” 。
今年 , 伴随着新基金的大潮 , 在6个月的时间里 , 百度拿下智能交通数十个项目 , 全国7个千万级订单中 , 百度一家就拿了4个 。 今年4月 , 百度出了一个“Apollo智能交通白皮书” , 公开披露商业解决方案就有9项 , 包括智能信控、智能公交等 。 李彦宏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 , 自己已经看到了好几个1亿的合同 。
但滴滴是最大的变量 。
“滴滴最有价值的不是数据 , 以后 , 车险公司也有轨迹数据库 , 交通运输部门、交管部门也有数据库 , 最有价值的是用户 , 一个用户值600元 , 滴滴值700亿吧” , 曾鸿表示 。 而这些用户很有可能成为自动驾驶的第一批用户 。
在人才储备和资金上 , 百度显然略胜一筹 。 但不止一位滴滴自动驾驶员工信誓旦旦地告诉Tech星球 , “完全不用担心滴滴的融资能力 , 而只要资金到位 , 人才就不是问题” 。
如今 , 滴滴和百度都按下了加速键 。
滴滴自动驾驶正在以一两周更新一个版本的速度高速迭代 。 滴滴自动驾驶公司COO孟醒告诉Tech星球 , 自动驾驶团队基本上每周都会和程维开会 , 密集的时候一到两天都会讨论 。 今年 , 滴滴自动驾驶还要把团队规模扩大一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