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财报背后,唯品会的一省再省
配图来自Canva8月19日 , 唯品会最新发布了截止至2020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 。在各种热播剧或者热门综艺常常刷屏的唯品会 , 交出了一份并不算难堪的财报 , 不过伴随唯品会财报发布的 , 还有其CFO离职的消息 。 毫不意外 , 在财报里CFO离职的消息 , 直接让资本市场收回对唯品会的热情 。业绩反弹在各行各业都受到疫情的影响下 , 唯品会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同样深受打击 。 数据显示 , 在今年第一季度唯品会实现净营收人民币188亿元 , 同比下降11.7%;净利润为人民币6.85亿元 , 同比下降21.49% 。虽然 , 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出现下降 , 但当时唯品会对接下来的业绩表现持有乐观的态度 , “服饰需求的回暖是很明显的” 。事实也是如此 , 唯品会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 , 确实让在第一季度里 , 业绩表现不佳的唯品会松了一口气 。财报数据显示 , 唯品会在2020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为人民币241亿元 , 同比增长6.0% , 高于市场预期的人民币237.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5.36亿元 , 同比增长达到88.9% , 高于市场预期的人民币11.54亿元 。唯品会的创始人兼CEO沈亚认为 , 折扣零售本身具有抗周期性 , 在目前疫情控制情况有所好转 , 给服饰零售带来了喘息的空间 。沈亚在财报电话会上说到 , “疫情之后 , 整个行业的库存加大 , 供应商也愿意给出更好的货品和更低的折扣 。 这个红利最起码到今年年底 , 我们确实看到货品巨大 。 ”此外 , 唯品会在解决品牌库存问题上推行了多方面的活动 , 在第二季度里面唯品会与众多品牌联手推出了“6折上新”、“经典款3折”等活动 , 同时618等购物活动为唯品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在GMV方面 , 唯品会第二季度实现了9%的同比增长 , 从上一年的人民币227亿元增长至2020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241亿元;在订单总数方面 , 同比增长15% , 从上一年同期的1.478亿增长至1.705亿;在活跃用户方面 , 同比增长17% , 从上一年同期的3310万增长至3880万 。不过在唯品会的财报里面 , 在净利润暴增的背后除了营收的增长之外 , 更重要的还有唯品会的缩衣节食 。节流省钱在唯品会的最新财报里 , 净利润的增长异常亮眼 。通过唯品会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 , 在营收增速个位数而净利润增速却飙升的背后 , 离不开唯品会对营业费用的压缩 。财报数据显示 , 唯品会2020年第二季度的总运营支出为人民币38亿元 , 上一年同期为人民币42亿元 , 在总净收入中的占比从上年同期的18.5%下降至15.8% 。当中唯品会的履约费用为人民币17亿元 , 上年同期为人民币22亿元 , 履约费用在唯品会2020年第二季度总净营收占比中从上年同期的9.7%下降至7% 。而这主要是由于履约物流安排的变化 , 唯品会放弃了自营的物流公司品骏快递而转向了顺丰合作 。 在唯品会放弃自营物流这辆马车之后 , 员工数量出现明显的下降 。 数据显示在2018年唯品会的物流以及交付员工数量为50598人 , 而在2019年关闭品骏物流之后 , 只剩12750人 。尽管唯品会关闭自营的物流公司之后 , 成本费用较为有效的下降 , 但是这也意味着唯品会失去了“物流”这一辆马车 。 还有在技术投入方面 , 唯品会似乎也有所倦怠 。数据显示 , 唯品会的技术和内容支出为人民币3.054亿元 , 上年同期为人民币4.223亿元 , 技术和内容支出在唯品会2020年总净营收中占比从上年同期的1.9%下降至1.3% 。与上面两项费用减少相反的是 , 由于唯品会频频的出现在各种热门影视剧作品以及综艺节目当中 , 其营销费费用不可避免的有所上涨 。营销费用为人民币10亿元 , 上年同期为人民币8.776亿元 , 营销费用在唯品会2020年总净营收中占比从上年同期的3.9%提升至4.3% 。而尽管唯品会在最新一季里 , 通过降本增效的方法让净利润得到了提升 , 但是在唯品会的财报发布之后 , 其股价却出现了下跌 。高管离职 , 市值暴跌唯品会在财报里透露出CFO杨东皓因个人原因离职的消息后 , 市场一阵哗然 。唯品会CFO杨东皓正是在唯品会想要打造“电商、金融、物流”之时 , 对媒体宣布唯品会三辆马车的人 。 而现在 , 唯品会的三辆马车策略已经不复存在 , 在唯品会中任职长达9年时间的CFO杨东皓也将离开 。目前唯品会正在物色新的CFO人选 , 不过在财报发布之际却临阵换帅 , 难免让一众在经历了瑞幸财报造假之后的投资者如同惊弓之鸟 , 纷纷闻讯而逃 。一夜之间唯品会股价暴跌 , 市值跟着滑落 。 在唯品会发布财报之后 , 8月19日收盘 , 唯品会股价报收19.26美元 , 下跌19.45%;市值也从超160亿美元下跌到了129.5亿美元 , 一夜之间唯品会的市值蒸发近人民币200亿元 。更糟糕的是 , 唯品会的大股东高瓴资本 , 也在撤出唯品会 。 截止至2020年3月31日 , 唯品会创始人兼CEO沈亚持股12.7% , 腾讯持股9.6% , 京东持股7.5% , 唯品会联合创始人洪晓波持股6.8% , 高瓴资本持股6.7% 。在8月份 , 高瓴资本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的美股持仓相关信息 , 减持了其持有的唯品会股份股票合计165.77万股 。 而唯品会在面对高管出走、市值暴跌的情况之外 , 还要面对更多的问题 。增速缓慢 , 掉队电商在唯品会市值大跌的背后 , 除了高管离职的原因之外 , 更重要的是唯品会不管是在营收还是用户方面的增速都有一定变缓 , 这让投资者对唯品会未来的持续发展抱有一定的质疑 。在2020年第二季度唯品会的营收增速为6% , 在接入了腾讯以及京东之后 , 也没有使唯品会的营收增速得到保证 。在活跃用户方面 , 除了在2020年第二季度实现了17%的同比增长之外 , 追溯之前的数据 , 唯品会在今年第一季度活跃用户甚至出现减少10万人至2960万人的情况 。而且为了吸引用户 , 唯品会进行的促销优惠以及发放优惠券的举动使其毛利率有所下降 。 数据显示 , 在2020年第二季度唯品会的毛利润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51亿元下降至人民币49亿元;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22.4%下降至20.5% 。对比京东或者拼多多等电商平台 , 唯品会并不能掉以轻心 。 今年第二季度京东营收增速为33.8% , 而唯品会的营收增速不到两位数 , 对接下来第三季度的营收增速预测也仅在5%-10%之间 。由此 , 尽管目前唯品会还保持着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双增长 , 但是仅仅靠着“降本”与“特卖”唯品会还能走多长时间 , 是否还存有更高增长空间 , 才是资本市场所关注的 。文/刘旷公众号 , ID:liukuang110
推荐阅读
- 5G基站智能休眠的背后是运营商的无奈
- 高利贷|月息4分?1800万借款2400万利息!真假高利贷背后的谜团
- 中国网|移动扶贫“网络+”∣这些东北农产品3400万年销售额背后的故事
- 拒戴套的丈夫流产的妻:950万台人流背后的无奈
- 美国苹果电脑的销量暴涨背后的真相
- 父母爱情的背后
- 中国对美国的持久战背后,站着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 伪造录取通知书的背后
- 从港姐选举,到蚂蚁上市,背后都是信息的不对称
- 360数科华丽财报下的增长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