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呈家长课堂|父母的态度很重要,别让错误的管教毁了孩子,孩子偷拿别人东西时

文/思呈老师(原创) , 转载请标明 。
孩子小的时候 , 东西总是丢三落四 , 但有些孩子东西不会少 , 反而会越来越多 , 一个妈妈发现孩子从上了幼儿园之后 , 自己总是会多很多稀奇古怪的小玩具 , 问孩子从哪来的 , 一会他会说小朋友送的 , 一会儿说是自己捡的 , 经过妈妈的调查发现 , 孩子这些玩具往往是在对方不知情的时候 , 装到自己包里的 。 那是不是说明自己家的孩子就是小偷呢?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如何去处理?
相信很多家长都教育过孩子 , 别人的东西不允许随便拿 , 即使是喜欢别人的东西 , 也要征得对方的同意才可以 , 可当家长遇到小孩子未经别人允许就私自拿东西的情况 , 要如何去处理呢?如果就这样判定孩子是偷盗行为 , 会不会有什么不知情的原因呢?所以在注意教育的时候 , 父母一定要注意方法 , 而且要顾及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
思呈家长课堂|父母的态度很重要,别让错误的管教毁了孩子,孩子偷拿别人东西时
文章图片
孩子会随便拿别人东西 , 父母要注意这个时间节点的划分 。
1、三岁之前 。
心理学家认为 , 三岁前的孩子看到他喜欢的东西 , 不和别人打招呼就拿了 , 这阶段的孩子不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 所以家长不要过多的去责怪孩子 , 在幼年时期 , 孩子对于物权意识淡薄 , 对物品的所有权更是是非概念混淆 , 常常分不清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 , 孩子会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可以拿走 , 这时只能说孩子是误拿 , 而不能说是偷盗行为 。
2、四到五岁之间 。
这阶段的孩子可以说是偷窃行为 , 根据调查显示 , 在44名不同程度偷窃行为的孩子中 , 6.8%是四到五岁时拿过家里钱的 , 63.7%发生在小学阶段 , 29.5%到12岁才有偷盗行为 , 也就是说 , 孩子在四到五岁的时候 , 父母就要进行物权主义的教育 , 这时的孩子已经可以明确的掌握规范上的对错 , 要严格让孩子遵守 ,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 想要别人东西应该自己去买 , 或者向别人去借 , 不能够随意占有 。
也就是说 , 在孩子的心理发育来看 , 分为三岁之前和三岁之后 , 而父母的教育要落实在三岁这个节点左右 , 让孩子有了一定的物权主义 。 也要让孩子清楚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 , 这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
思呈家长课堂|父母的态度很重要,别让错误的管教毁了孩子,孩子偷拿别人东西时
文章图片
为什么有些孩子还是喜欢去占有别人的东西呢?
1、好奇心 。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 , 孩子也同样如此 , 对于自己没有见过的 , 出于好奇就想据为己有 , 比如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玩具 , 也许就会趁其不注意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了 。
2、攀比心 。
很多孩子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自己没有 , 自己也想要 , 所以就会产生想要据为己有的想法 , 孩子如果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满足 , 就会自己去想办法 , 而作为小孩子来说 , 没有赚钱的渠道 , 更不知道如何购买 , 只能是通过偷拿到方式 。
3、环境影响 。
孩子身边的人或者周围的同伴有这样相似的行为 , 就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 孩子也不会认为这是一件错误的事情 , 会在潜移默化之间影响孩子 。
4、孩子的心理问题 。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问题 , 大多和父母的关爱程度有关 , 很多父母不给孩子零花钱 , 就会出现孩子偷父母钱的行为 , 或者偷东西的行为 , 还有些孩子会通过拿别人东西而引起父母的注意 , 寻求父母更多的关爱 。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时 , 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是不是会很严厉的责备孩子 , 这也许是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 。 但其实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是父母最好的对策不是责骂 , 更不是打骂孩子 , 因为这会让孩子感觉父母和自己之间越来越疏远 , 感情越来越淡薄 , 也会让孩子想要逃离 , 这只能让孩子误入歧途 , 与家长的期望背道而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