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力量|李小龙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经典,中国功夫武侠电影90年:邵氏武侠( 二 )


举人力量|李小龙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经典,中国功夫武侠电影90年:邵氏武侠
文章图片
新武侠电影的特点是武打动作讲究动作的写实和美感 , 动作有严格的设定感 , 有别于早期戏曲动作的特点 。
在这一时期 , 兵器交接、轻功这些武侠小说中出现的情节也派上了用场 , 比如飞镖、接暗器这些武器的使用就让整部带有浓厚的武侠味;场景上诸如客栈、竹林、酒楼也让观众进入武侠的世界中 。
举人力量|李小龙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经典,中国功夫武侠电影90年:邵氏武侠
文章图片
在电影技法上 , 胡金铨一方面通过传统戏曲的声效元素来营造氛围 , 剪辑上通过快速剪切和抽剪来体现人物武功的高超 , 另一方面他还别出心裁的运用了跳床来实现人物的轻功效果 。 此后 , 胡金铨也将其个人的风格延续到其后的《龙门客栈》《侠女》《空山灵雨》等主要代表作中 , 即便是最后一部鬼怪题材的《画皮之阴阳法王》 , 动作上也带着浓厚的武侠色彩 。
张彻则发挥出其个人独创的暴力美学 , 鲜血喷洒而出、光膀、动作突出技法以及杂耍性成了其特有的特色 。 在《独臂刀》破天荒地取得百万票房之后 , 张彻完成了《独臂刀》三部曲 , 而诸如《金燕子》《大刺客》《报仇》进一步巩固了张彻在影坛特有的地位 。 进入七十年代 , 张彻的《五毒》《残缺》等作品出现了大量的翻跟头、旗帜、板凳等元素的运用 , 机关的设置性也让其武侠风格变得更加多元化 。
举人力量|李小龙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经典,中国功夫武侠电影90年:邵氏武侠
文章图片
70年代李小龙成为几代人偶像 , 真功夫电影扬名国际
进入70年代 , 邵氏武侠电影延续着两大做派:一是张彻突出的男性为主角的阳刚美学 , 另一个是楚原、狄龙和古龙形成的黄金铁三角 , 楚原将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等代表武侠小说搬上银幕 , 狄龙也成了这些小说中大侠的最好代言人 。
举人力量|李小龙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经典,中国功夫武侠电影90年:邵氏武侠
文章图片
与金庸小说在功夫的繁多名场面不同 , 古龙的小说轻视打斗过程 , 更加强调气氛的营造 , 即便是高手之间的过招也没有过多的比拼 , 往往也是一招便结束战斗 。 而在楚原的武侠电影世界里 , 一方面他的武侠电影也有意回避张彻漫长的打斗过程 , 通过短暂的回合结束过程;另一方面强调布景 , 加入了桃花、亭阁、宫廷等着重营造武侠氛围的写意因素 。
举人力量|李小龙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经典,中国功夫武侠电影90年:邵氏武侠
文章图片
此外 , 作为古龙小说里“侠”的孤独感以及古龙对于世界独有的观察和哲理感 , 楚原在早期的几部代表作也特别考究 , 突显侠客所在世界的冷漠与厌世 , 周围充斥的奸诈和不择手段 。 在尔冬升主演的《三少爷的剑》 , 就特意加入了大侠之间充满哲理的对话 , 有着天下第一剑之称的谢晓峰言道以前自己总是动手救人 , 想不到现在却要被别人救;傅红雪言道自己曾经带刀的时候别人叫他傅红雪 , 如今他只是一个没有名字的樵夫;用一杯茶救下三少爷的燕十三 , 也吐露道煮茶的人并不一定是喝茶的 。
举人力量|李小龙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经典,中国功夫武侠电影90年:邵氏武侠
文章图片
这一时期 , 与邵氏电影王国分庭抗礼的只有嘉禾 。 嘉禾在这一时期拿出了两大王牌 , 一个是许冠文三兄弟打造的平民喜剧;另一个则是被邵氏拒绝纳入嘉禾的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电影 。
回到香港的李小龙在其最后短暂的生命里只主演了五部半影片(遗作《死亡塔》由其他演员代替完成) , 然而却掀起全球影坛轰动 , 李小龙将真人功夫电影带到世界 , 更成了中国功夫的代名词 。
举人力量|李小龙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经典,中国功夫武侠电影90年:邵氏武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