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创业者袁义军:落脚深圳37年,从“不愿来”到“不愿走”

【每日经济新闻|创业者袁义军:落脚深圳37年,从“不愿来”到“不愿走”】
每经采访人员:欧阳凯每经编辑:文多
每日经济新闻|创业者袁义军:落脚深圳37年,从“不愿来”到“不愿走”
本文插图

圳市中科强财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袁义军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上世纪80年代初 , 为了帮扶深圳特区发展 , 全国各省份纷纷在深圳开设办事处或分公司 , 河南省也不例外 , 20岁的袁义军刚毕业分配不久 , 就作为派驻代表之一 , 从河南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财务科派到了深圳 。 当时的深圳在袁义军眼中就是一个小渔村 , 到处是土路 , 深圳河上“突突突”的全都是运砖头的小驳船 。 用他的话说 , 那时的深圳之最是“蟑螂多、蚊子多、苍蝇多、老鼠多、蚂蚁多” 。
“知道深圳书城吧 , 原来是外运仓库 , 当时我们所认知的深圳的范围 , 就是以罗湖国贸为中心——就是那个3天盖一层、当时全国最高的楼 , 从它那一直到罗湖火车站和上步区那一带 。 ”袁义军比划着说 , 在当时 , 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连深圳的“圳”字都不认识 , 还要去字典去翻查怎么读 , 地图上更是找不到深圳 , 对这里大家都是陌生的 , 没多少人愿意来 。
尽管不情愿来 , 但袁义军说 , 作为国企的员工 , 首先要服从组织分配 , 公司指定必须到深圳 , 那就得去 , 一切行动要听指挥 。 而且父辈们教会他的 , 是“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就一行” 。 也正是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 , 袁义军为了干好工作管理好财务 , 开始利用业余时间钻研起财务软件 。
从河南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 , 到深圳特发集团 , 再到深圳市审计局、南油集团 , 这些年袁义军的工作无一例外 , 都围绕着会计、财务、审计、统计 , 这也让他对职业风险以及行业痛点深有感触 。 上世纪80年代前 , 国内的财务管理以简单的手工核算为主 , 工作繁琐 , 劳动量大 , 而随着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 创富理念深入人心之后 , 偷税漏税、做假账的情况也随之增多 , 财会人员所面临的职业风险在不断攀升 。
“我总感觉有很多事是可以用财务软件来做 , 这既能让企业老板看得懂财务 , 知道哪里赚钱了 , 也能帮助财务人员明确职责范围、规避风险 , 于是2002年我就申请了专利 , 2004年开始研发互联网共享财务 , 2006年的时候 , 强财智能财务系统1.0正式在深圳龙珠医院启用 。 ”袁义军介绍道 , 2008年 , 研发主体方圆兴业公司正式成立 , 并于2014年正式成立强财科技公司 , 开始面向市场运营 。
袁义军说 , 从前谈及财务电算化 , 很多人是恐惧的 , 一来认为电脑有病毒 , 联网容易被黑客攻击 , 二来认为一旦断电就什么都没了 。 “所以让电算化普及经历了较长时间 , 花费了不少力气 。 ”袁义军表示 。
财务软件的普及也见证了中国信息化发展历程 。 在袁义军看来 , 国内的财务软件大体上经历了几个变迁 , 从一开始的核算型会计——仅仅是格式化记账、算账、报账 , 再到如今的管理型会计——作为智能型财务 , 能事前预测、事中预警控制、事后分析 。 他说 , 过去认为干财务就是干一辈子的职业 , 现在不是 , 在信息化互联网化的今天 , 通过智能财务软件这样一个工具 , 技能可赋予每个人 , 实现人人会计、全员财务 。
回顾这37年的经历 , 袁义军是——从起初的不愿意来 , 到最后不愿意离开;从原来的电算化研究 , 到现在的智能财务开发;从专业财务到IT互联网;从业余爱好到全职创业 。 他代表了深圳特区发展历史中的这样一类人----不是正在创业中 , 就是在准备创业的路上 。 袁义军说 , 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 , 它创新包容 , 只要愿意干 , 你有多大的劲儿就能使多大劲儿 , 别人都会支持你、包容你 , 做对做错都没关系 , 只要主观能动性是对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