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报告文学 | 东虎岭民谣( 三 )


“这几年 , 在镇上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 , 村里的农家乐从2017年的五家发展到了如今的17家 , 其中贫困户就有八家 。 ”双龙湾镇党委书记赵麒介绍 , 现在村里乡亲们都说这农家乐就是大家的摇钱树啊 。
2018年国庆黄金周 , “美丽东虎岭 国庆七天乐”乡村旅游大集活动拉开序幕 。
【三农|报告文学 | 东虎岭民谣】四方游客来了 , 品兰花、看大戏 , 淘山货、尝小吃 , 露天电影、篝火联欢、乡村酷走 , 热闹非凡 。
收入也跟着来了 , 农家乐全部爆满 , 农产品展销摊位前熙熙攘攘 , 旅游大集把大山的馈赠变成了地道的特色产品、变成了口袋里的收入 , 参与经营的村民最高经营性收入达3万多元 , 最低也有1200元左右的收入 。 此外 , 村里还将在年底通过旅游合作社把大集活动期间的盈利 , 向每户贫困户分红1000元左右 , 实现123户户户有收益 。 莫红建激动地说:“有了旅游大集 , 我们这穷山村也能变成金窝窝 , 日子也会像这满坡的柿子一样红红火火 。 ”
“憨憨”变身成“达人”
颠倒话 , 话颠倒 , 哑巴说完把头摇 。 鸡毛沉水底 , 石磙水里漂 。 清早日头看正西 , 拿着牛屎追铁锹 。 韩建武 , 韩颠倒 。 不种庄稼种连翘 , 老鼠要捉大狸猫 。 扁嘴进院猫躲了 , 小鸡娃要吃大老雕 。 嘻嘻嘻 , 真发了 。 建武家里买车了 。——豫西民谣
金灿灿、黄澄澄 , 远望金光闪耀 , 随山势起伏无边无际;近看黄花满枝、密密匝匝 , 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
每年春天 , 东虎岭万亩连翘花竞相开放 , 美不胜收 。 面对这一胜景 , 最高兴的要数双龙湾镇东虎岭村村委文书韩建武了 。 他在当地还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称呼——“连翘达人” 。 连翘是中医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之一 , 又名黄花条、连壳、青翘、落翘、黄奇丹等 ,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等功效 。 2018年 , 他优选出一种结果多、耐干旱的连翘新品种 , 用该新品种进行有性种苗繁殖 , 亩产可由原来的30公斤提高至120多公斤 , 亩收入也由1000多元提高至5000多元 。
日上三竿 , 一个清瘦的身影从山间枝蔓丛生的连翘地里闪出 , 一个戴着遮阳帽 , 身穿汗衫 , 脚蹬黄鞋的中年汉子笑嘻嘻地迎面走来 。 他就是韩建武 。 就在几年前 , 他不种庄稼种连翘 , 在小山村里掀起了风波 , 村里人站着看他笑话 , 背后叫他神经病 , 憨憨 。 省人防办驻村工作队来了之后 , 觉得连翘是最宜推广的产业 , 组织村民都种连翘 , 成为当地最重要的产业 。
坐在院子里的韩建武 , 清瘦 , 讷言 。 面对大家的夸奖有点不好意思 。 好一会儿 , 才说起种连翘的曲折过程:
说来话长啊 , 都是让穷给逼的 。 这样的光景不能继续过下去了 。 1995年的时候 , 我就东拼西凑 , 到处化缘借了本钱 , 试着种了些血参 。 腰都累断了 , 到头来一算账不挣啥钱!媳妇还跟我急 , 说净瞎折腾 , 再折腾这光景没法过了 。
我这人没啥本事 , 就是犟得很 , 认准的事一条道走到黑 , 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 为了挣钱 , 我后来又试种过桔梗、苍术、五味子 , 费了老大的劲 , 不是市场行情不好 , 就是产量不行 , 最后钱没捞上 , 倒捞了个“憨憨”的名号 。 还有人说我是“神经病” 。
有一天 , 一个药贩子来村里收连翘 , 我记得那是2000年的时候 , 一斤连翘7块钱 , 我们山里野生连翘很多 , 我平时摘连翘 , 那次卖了20来斤 , 挣了140多块钱 。 那年头 , 种一亩小麦一年也不过百十来块钱 。
我好说歹说 , 把道理揉碎了掰开了说 , 最后媳妇才同意我在山上最远的撂荒地里试种一点 。 从2004年开始 , 连翘行情看涨 , 这下子 , 说我傻说我神经的人都闭上了嘴 。 十年前 , 花了2万多块钱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 , 成了村里第一家有小轿车的人 。 我一鼓作气又流转了村里22亩地 , 也全部种上了连翘 。 接着花了16万元给孩子买了一辆日产小客车 , 这连翘就是我们家的摇钱树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