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全闪存+DME让银行在Bank4.0时代开启“无忧”模式( 二 )


一方面 , 数据存储设备在性能上无法完全满足业务变更的进程 , 另一方面 , 规划与实际需求的错位很容易造成投资的浪费 , 比如 , 为新业务预留机柜过多或不足等问题 。在预留不足时 , 会导致业务上线速度变慢 , 并引发一系列数据迁移问题 。这时 , 存储系统全闪存就体现出了巨大价值 , 对于银行业而言 , 全闪存优势是隐形的TCO 。
该银行早期使用的是SAS介质的高端存储 , 数据访问时延大约在3~5ms范围 , 互联网业务连年增长 , 这种存储设备在处理速度和单位存储时间上难以满足业务需求 。2017年开始 , 银行逐步推进全闪存化 , 收益得到有效提升 。数据显示 , 截至2018年该行SSD介质的部署达到全行存储介质总量的近30% , 三年增长率310% , 同期SATA增涨23%、SAS减少15% 。
在此背景下 , 该银行又提出了一个明确目标——核心业务全面闪存化 , 并采用华为OceanStor高端全闪存承载银行核心生产业务 , 已部署的系统响应时延稳定在1ms之内 , 银行获得了10倍性能提升、3~5倍可靠性提升、70%能耗降低、近10倍的占用空间缩减 , 以及更智能的管理等收益 。
这些惊人的数字为其他正在寻求数字化转型的银行客户带来了更多希望和想象空间 。
此外 , 在具体业务中 , 网银、柜台、数据交换平台、外汇交易等系统的数据可用性保障也是重中之重 , 这又涉及到相关业务数据在多个数据中心应用 , 以及实现同城同步、异地异步复制等技术问题 。
经过全面的技术考察 , 该银行最终选择华为OceanStor全闪存双活技术HyperMetro建设两地三中心 , 在北京生产中心、同城北京灾备中心、及异地西安灾备中心 , 分别部署OceanStor 18000系列全闪存 , 实现同城A-A双活无缝接管、远程容灾复制的解决方案 。其中 , 北京生产数据中心部署6台OceanStor 18000全闪存 , 应用于银行交易类数据库系统、虚拟化平台和BI系统 。
华为OceanStor 全闪存A-A双活解决方案 , 实现了RPO=0和RTO≈0、以及方案级99.99999%的可靠性 , 保障了银行的核心应用系统永不受宕机困扰 。同时 , 利用OceanStor全闪存A-A免网关双活架构 , 银行IT系统减少节点部署 , 降低了部署复杂度 , 提升了系统可靠性 。借助华为AI运维工具中可视化双活拓扑、6层级的集中告警、统一监控和统一呈现等功能 。
现阶段 , 大数据、云计算、5G、AI等前沿科技已开始深度影响银行业的未来 , 金融科技逐渐从业务保障的辅助角色转换到业务引领的战略地位 , 基于科技的业务创新甚至开始左右银行业的竞争 。在这一点上 , 华为DME+OceanStor全闪存的“软硬搭配”解决方案 , 简化与重塑银行业务流程 , 为同业伙伴提供具备实践价值的路径参照 。华为愿携手更多银行联合创新 , 为银行数字化转型不断努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