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量保供 完善监管:央行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扩总量、保供应、促增长,降利率、调结构、保主体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用这18个字概括了疫情冲击下,人民银行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等一系列举措 。
在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怎样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如何加快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不能搞大水漫灌,要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直达性” 。着力解决宏观杠杆率提升、资产质量承压,以及高风险融资业态回潮等风险问题,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与此同时,对内对外共同发力,深化金融业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
精准滴灌,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
在上半年宽信用后,人民银行在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上表示,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切实抓好已出台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落实见效 。
具体来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时注意把握好节奏,优化结构,促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 。
【|扩量保供 完善监管:央行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要拿捏宽松的力度和节奏,不能搞大水漫灌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认为,要保持M2和社融增速在合理区间运行,银行信贷投放要与实际资金需求匹配,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形成资金空转 。要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公开市场操作以熨平波动为主,货币市场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 。
明明说,“精准导向要求进一步发挥结构性工具作用,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包括继续推进再贷款再贴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生效,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提高中小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 。”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未来一段时间,要继续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快落实前期支持小微企业、制造业的各种政策措施 。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基础上,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确保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获得感明显增强,首贷率、续贷率显著提高 。
“还要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推广创新互联网贷款等产品和服务,提高为制造业、小微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董希淼说 。
守住底线,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2020年是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收官之年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金融风险暴露存在一定时滞,一些延期还本付息的企业,未来形成的不良贷款尚未完全显现,不良资产上升压力较大 。
宏观杠杆率方面,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表示,要重视以企业部门代表的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抬升问题 。对信贷投放总量速度的控制需要加强,央行近期也在强调贷款投放与市场主体实际资金需求相匹配 。
不良资产方面,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4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124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度末增加0.03个百分点 。
董希淼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业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存量不良资产的处置;另一方面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严控新的不良资产产生 。”
针对影子银行等高风险融资业态的回潮问题,陶金建议,继续压降影子银行 。“尽管过渡期延长,但资管新规依然将被严格执行 。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资金池、通道业务等现象将进一步得到纠正 。”
深化改革,推动金融业稳妥有序开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