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这些迹象预示“天命已到”,武王见机行事,再会天下诸侯于孟津

通过前面几篇文章的讲述 , 咱们也了解到帝辛身边的能臣贤士还是有很多的 。 只可惜作为天子的帝辛太过自负 , 听不进半点劝谏之言 , 使得这些贤臣们死的死、囚的囚、逃难的逃难、隐居的隐居 , 没有一位能留在他身边 , 使得商朝在与周国决战前就已经实力大减 。
与此同时 , 一直隐于暗处发展的周国则和商朝有着截然不同的状态 , 不仅国力越来越强盛 , 还尽一切可能去招揽从朝廷中被排挤或逃难出来的大臣 。 除了之前咱们就提到的前商朝上大夫、商界精英的胶鬲以外 , 还有“七十五谏而去”的大夫(太史官)辛甲 ,“携典籍出走”的内史官向挚 , 以及“抱着(礼)乐器而奔周”的太师疵、少师强等人 。 他们从朝中出来都辗转来到了周国 , 并效力于周武王帐下
孟津|这些迹象预示“天命已到”,武王见机行事,再会天下诸侯于孟津
文章图片

当然 , 周国招揽这些人才一方面是为了发展国力 ,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 , 这些逃难出来的官员 , 很多都曾经是商朝的重臣 , 掌握着帝辛朝中的很多情报 。 比如帝辛刚愎自用不听忠言 , 宠信佞臣枉杀贤士 , 以及商朝的百姓如何忍受困苦、民不聊生 , 还有商朝的军队主力正在征讨东夷地区而无暇西顾等等都是周国最想要知道的 。 而这些重要的消息 , 都源自于这些被招揽于麾下商朝旧臣 , 这就让武王人在西岐却吃透了商朝的实力和动向 , 为最后的决战奠定了情报基础 。
不过光有了情报基础也是不够的 , 周国举兵还需要等待时机 。 咱们在讲文王离世和武王继位观兵时就提到过 , 当时八百镇诸侯汇集于孟津 , 都劝武王率领大家直接进攻朝歌 , 却被姬发以“天命未到”为由给制止了 。 到底什么才是武王和姜太公认为的“天命已到、时机成熟”呢?难道是要等上天降下什么启示吗?
孟津|这些迹象预示“天命已到”,武王见机行事,再会天下诸侯于孟津
文章图片

你别说 , 上天还真的给周国降下了很多启示 , 例如:
1、武王刚刚继位之时 , 就有“女子化身为丈夫(这里的“丈夫”是男人、男子的意思 , 并不是夫妻关系中的老公)” , 这可不是当时就有了什么变性手术 , 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对时局变化的比喻 。 指的是当时天下就要发生巨变 , 将会有臣子(诸侯)取代原来天子而称王的现象发生 。
2、帝辛四十三年 , 发生了“峣山崩、三川涸”的异象 。 从表面上看只不过是地震和河水干涸断流的自然现象 , 但这像极了夏桀时期发生过的异象 , 也预示着商朝即将倾覆 。
3、帝辛四十八年 , “夷羊在牧” , 这又是咱们古人说明时局变化的一种比喻 。 “夷羊”是传说中的神兽 , 它的出现就是预示着有圣贤出世 , 而“牧”即牧野 。 夷羊现身于牧野 , 就是在隐喻将有圣贤之君在牧野夺得天下 。
另外 , 再多说点题外话 , 那就是在《史记·周本纪》中有“麋鹿在牧”的记载而不见了“夷羊” , 因此笔者认为“夷羊”很可能是古代人们对麋鹿的另一种叫法 。 而《封神演义》小说中 , 姜子牙的坐骑正是“四不像”麋鹿 , 应该就是从“夷羊在牧”这些记载中找到的灵感 。
孟津|这些迹象预示“天命已到”,武王见机行事,再会天下诸侯于孟津
文章图片

4、仍然是帝辛四十八年 , 又发生了“飞蛩满野、二日并出”的奇异之象 。 是不是又很像夏桀时期的景象 , 国家又闹起了蝗灾和出现了“幻日”现象 , 看来真的又要“变天”了 。
5、帝辛五十一年 , 也就是“孟津观兵”那一年 。 武王率领周军渡河前往孟津 , 行至河中央时 , 一条白鱼自己跳到了武王乘坐的舟船内 , 姬发毫不费力地将其捡起并用它祭了天 。 要知道 , 商朝属金德尚白色 , “白鱼入舟”正预示着商朝已是武王的囊中之物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