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重组下一步:五年内集中度提升30%( 三 )


不过 , 企业的兼并重组历来是一个非常复杂漫长的过程 , 而且往往成功率不是很高 。 前述大型国有钢企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其中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 主要有来自地方利益的博弈、企业所有制的问题等 。 目前钢企兼并重组正逐步由前期政府主导更多体现为市场主导 , 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博弈 , 钢铁产业最后终会走向整合协同 。
隐忧仍存
中国钢铁行业面对的问题 , 绝不只是今天的 , 还要看明天 。
前述大型国有钢企负责人认为 , 当前中国钢铁产业的隐忧还是比较大的 , 毕竟产量、库存还如此之高 , 未来违规新增产能现象以及产能扩张的风险犹存 。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2019年 , 中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 其中粗钢产量9.96亿吨 , 同比增长8.3% , 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 2020年1-7月 , 全国累计生产粗钢5.93亿吨 , 同比增长2.8%;生产钢材7.24亿吨 , 同比增长3.7% 。
中钢协数据显示 , 截至2019年底 , 全国退出粗钢产能3.05亿吨 , 同时新建(含拟建)、改造产能2.76亿吨 。 今年以来 , 河北、江苏、山东等传统钢铁大省新项目仍较多 , 占拟新建/在建产能的44.1% , 超过其2019年粗钢产量全国占比(42.7%) 。 前几年已停产、破产企业产能中 , 有超4000万吨用于置换建设新的项目 , 投产后释放的产量又将对市场产生新的冲击 。 “中国到底有多少钢铁产能?怎么需要多少 , 就能给你出多少?”迟京东对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说 , 一旦市场回落 , 这么大产能 , 供求矛盾加剧 , 要保持过去的好效益 , 是不可能的 。 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钢铁业自律性差 , 其中关键是产业集中度过低造成的 , 分散的产能 , 割据的分布 , 很难做到统一应对市场危机 。
一位大型钢铁集团的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 大型化和高集中度 , 可以更经济地配置资源 , 是工业发展的大趋势 。 但他同时认为 , 并非越大越集中 , 效果就越好 , 这主要受市场、技术、资源、管理能力等诸多条件制约 。 “兼并重组是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首选路径 , 但很多钢企并未控制住产能产量扩张的步伐 。 ”他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