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研究院|赛博格简史: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文插图
作者 | 夏云轩 腾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王焕超 腾讯研究院研究员自1954年乔治·德沃尔(George Devol)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机器人以来 , 历经半个多世纪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持续推进 , 如今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适用于重复性、重体力的工业劳动之中 , 有效地解放了生产力 。 但人类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人形机器人(Humanoid Robot)的渴望 , 无数科学家投身这一领域 , 目的就是制造出在外形、行为乃至思想等方面都与人相似的机械系统 , 实现对人类能力的扩展 。类人机器人的开发依赖于对人脑的剖析 , 其运作困难重重 。 即使在脑科学已经相当发达的今天 , 大脑的核心运作方式仍是“黑箱” , 复原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在黑幕之下 , 每一步都变得格外艰辛 , 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的明星仿人机器人ASIMO花了20年的时间才“学会”像人那样行走 , 但巨量成本与极低的实用性使本田在2018年就宣布放弃对ASIMO的迭代 。 与ASIMO相似 , 当今的人形机器人大多成本高昂 , 类人化进展缓慢 。可以说 , 人的大脑比任何人工智能都更加完善 , 部分科学家由此转向了另一种创造“机器人”的现实可能的路径 , 即以人的神经系统为基础 , 进行人与机器的嵌合 。 而这种观念的产物 , 就是“赛博格” 。 如果说机器人的研发是试图为机器配上像人一样的神经系统 , 那么赛博格技术则试图为人的神经系统加上机器配件 。 有关赛博格的思想与实践不断冲击固有的“人”的定义 , 由此打开更加多元的伦理可能性 。赛博格之幻想
“佩戴着假肢的上帝”
20世纪60年代 , NASA的两位科学家Manfred Clynes和Nathan S. Kline在对宇宙旅行的研究中提出赛博格(Cyborg)的概念 。 Cyborg一词由控制论(Cybernetic)和有机体(Organism)拼接而成 , 简单来说就是人(有机体)和机械系统的相互嵌合 , 其思想源于维纳提出的控制论 , 即认为人的身体可以基于控制与反馈的原则 , 如同机械一样运作 , 因此具有与机器相嵌合 , 构成自我调节的人机系统的可能性 。Clynes和Kline认为 , 人在太空中必须不断地检查和调整机器才能够存活下来 , 所以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时间被机器所占据 , 而赛博格系统完全可以使这类生存层面上的问题被自动地、无意识地处理 , 从而留出让人自由探索、创造和思考的空间 。 他们构想了一个能使人生存在外太空中的赛博格原型 , 宇航员的身体内将植入传感器 , 以与机体状态相适应的速率向人体内缓慢释放生物化学活性物质 , 从而让宇航员在飞行的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保持完全清醒 , 除此之外 , 这一原型还包含降低体温以控制能量消耗、用燃料能量代替呼吸能等功能 。Clynes和Kline这一基于控制论的原型成为赛博格想象的基石 , 在20世纪后半叶直至今天的许多科幻文学和影视作品中 , 都描绘了人类借助机械能量超越肉体极限的可能性 。 相比科学家乐观的技术想象 , 这些作品更多地探讨有关赛博格的社会及文化议题 , 它们通过文字及影像发问:当人类成为“佩戴着假肢的上帝” , 我们将会有怎样的境遇? 1995年的日本电影《攻壳机动队》通过典型的赛博朋克场景和科技想象构建出反乌托邦的未来世界 , 在这一未来中 , 人类通过替换身体部位、换上义手、义眼等来提高知觉敏锐度、加强运动及反射能力、加快信息处理能力 。 连接在人脑上辅助处理资讯的电子脑成为人类标配 , 人的“身体”不断趋于“完美” 。 但是 , 对人体的“优化”却导向了更残酷的社会现实:黑客能够通过脑机接口入侵普通人的大脑 , 使其成为丧失“自我”、丧失记忆的傀儡 , 高科技犯罪与战争直击人之存在的根源 , 人的自我意识成为权力争夺的工具 。
推荐阅读
- 腾讯|9月20号后,iPhone还能不能使用微信?腾讯高管给出答案
- 微信|9月20号后,iPhone还能不能使用微信?腾讯高管给出答案
- 5G|2020年5G芯片行业研究报告
- 腾讯|三大疑点!账号被封事件背后发生了什么?
- 青年|21岁男子因腾讯封微信号,一气之下从腾讯大厦跳下,原因竟是这样
- |BATJ罕见联手!一公司被百度京东腾讯阿里联合申诉,怎么了?
- 行业互联网|2020年5G芯片行业研究报告
- 腾讯新闻潜望|一线|小米发布第三代屏下相机技术 将于明年正式量产
- 腾讯科技|同城艺龙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4.6% 净利下滑43.2%
- 互联网|两所高校研究院拟落户!副中心这个国家级产业园最新进展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