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做空信息中心|谁是王来春?从打工妹逆袭亿万富豪,她让苹果点赞、让富士康慌张!( 二 )


就这样 , 王来春的前二十年的生命过得平淡庸常 。 “我觉得自己的命一眼就看到头 。 ”在一次采访中 , 王来春曾这么形容自己 。
命运的转机在她二十一岁时来到 。
1988年 , 深圳作为特区中的特区 , 在国家计划中实现了单列 , 也因此获得了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 嗅到政策变动的风向 , 大批台资企业在深圳落户 , 掀起了深圳电子制造业的狂潮 , 有工厂就有招工人的需求 , 数以万计的打工者遂涌向深圳 。
反做空信息中心|谁是王来春?从打工妹逆袭亿万富豪,她让苹果点赞、让富士康慌张!
本文插图
王来春就是这群踏入改革开放特区青年中的一员 , 她于当年进入富士康的生产车间 , 成为一名技术工人——从她拧下第一颗螺丝钉开始 , 王来春便顺着时代的大潮 , 第一次抓住改写命运的锚 。
刚在陆设厂的富士康环境艰苦到令人难以想象 , 王来春回忆道:“100多个女工睡一间大屋 , 没有床 , 都是地上拉通的通铺 。 ”人挤着人、人踩着人 。
厂里还经常停水停电 , 工人们没法洗澡 , 只能跑到一公里开外的澡房淋浴 , 而说是“澡房” , 不过是几块木板临时搭起来的小房子 , 摇摇欲坠 。 大家洗澡的时候悬着一颗心 。
那样的日子里 , 女工们就像是机器一般 , 没有什么白天黑夜之分 , 不少人都被折腾得受不了 , 干脆辞职回家了 。 而王来春硬是咬着牙熬了下来 , 不但严格按照工厂的要求干完分内的活 , 还主动申请加班 。
时间一长 , 王来春的表现引起了管理者的注意 , 她被提拔为班组长 。 即便如此 , 王春来也毫不松懈 , 依然坚持在第一线 。 她说:“在什么位置都要踏实干活 , 这种事情我不干谁干 。 ”
一来二去 , 王来春带的班组个个都成了干活能手 , 产量年年都是厂子里的第一 , 而王来春也从班组长一步一步被提拔到了“课长” , 而这份职位 , 对当时的技工而言可以算做天花板了——在富士康这样的台资企业中 , 大陆员工差不多只能做到课长 。 再往上就是副总经理 , 那只有台湾人才有机会 。
3
职位止步于富士康的一个“课长” , 但王来春的未来却不想止步于此 。 很快 , 王来春再次赢得命运转折的机会 。
1999年 , 王来春拒绝了富士康的挽留 , 毅然辞职单干 。 当年 , 她和哥哥王来胜出资购买了香港立讯股权 , 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销售各种电子连接线、连接器 。简言之 , 就是给富士康代加工 。
直到现在都还有人感叹 , 谁能有在干了十多年的岗位上说走就走的魄力呢?现在想来 , 王来春的这一份魄力和果敢的确独一无二 。
反做空信息中心|谁是王来春?从打工妹逆袭亿万富豪,她让苹果点赞、让富士康慌张!
本文插图
虽然出走富士康 , 但是王来春与“老东家”依然关系密切 。 战略布局上 , 她紧密围绕着富士康发展 , 对其进行贴身配套与服务 。 除深圳工厂外 , 她还在江苏昆山、山东烟台设厂 , 配合当地富士康工厂生产;经营管理上 , 她坚持用在富士康学到的一套管理模式来经营公司 , 工作中总是一马当先 , 身先士卒 。
“派驻干部亲历亲为的工作作风、言传身教的工作方式及先进的经营理念对我的影响很大 。 ”
从2001年起 , 王来春开始承接国际订单 , 并通过香港立讯委托国内来料加工生产 , 所生产的连接器产品通过富士康的加工组装应用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3C电子产品 。 这其中 , 富士康也由此成为了王来春公司的第一大客户 。较长的一段时间里 , 富士康占了立讯精密50%以上的营收 。
攒足资本后 , 2004年 , 王来春创办立讯精密 。此后 , 王来春一路运筹 , 让一家初创企业在五年之后成功闯入了电子组装市场的中心 。
2010年 , 立讯精密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 王来春以23亿元的身价登上中国富豪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