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法|传承千年的四大布阵原则,放到今天的军队依然适用,惊艳如斯

上回我们说到御赐阵法 , 这件事本身就违背了孙子兵法中 ,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道理 , 远在宫中 , 却非要对千里之外的前线战场搞微操作 , 赵二在这方面比他哥哥还真是差远了 。
阵法|传承千年的四大布阵原则,放到今天的军队依然适用,惊艳如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鉴于北宋军队在阵法上的失败 , 所以到了南宋时期 , 宋军就基本拼弃了这种动轨十万人的大阵 , 宋军就基本拼弃了这种动辅十万人的大阵 , 转而发展 , 规模在三五千人之间的小型步兵阵法 。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抗金名将吴磷的叠阵 , 这一阵法长枪手在前 , 依靠拒马或战车作掩护 , 各种级别的弓手在后 , 左右翼有骑兵护卫 , 算是当时较为合理的步骑协同战法 。
到了明清时期 , 由于火器的发展 , 传统的冷兵器军阵确实渐渐衰落 , 在这一阶段的大小战争里 , 军队很少再以严整的阵型 , 如墙而进 , 因为那样会被火炮教做人 , 而是以散开的队形依托有利地势 , 和其他环境条件 , 采取低下姿势寻机快速接近敌人 。
阵法|传承千年的四大布阵原则,放到今天的军队依然适用,惊艳如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有人说这种方式也叫一种阵法 , 名日撒星阵 , 岳飞抗金时就经常用 , 其实所谓撒星阵就是散兵线的前身 , 要真追根溯源 , 这种打法别说岳飞 , 西汉的李广也用过 , 这点容我卖个关子 , 咱们稍后在练阵部分再细说 。
总的来说 , 被视为未法时代的明清两朝不是没有阵法 , 而是绝少再有成千上万人 , 整齐行动的大型军阵 , 就像人海战术在机枪诞生后就退出历史一样 , 科技的发展和战争模式的改变 , 已经不允许军队再排出这么密集的阵仗了 , 但是像戚继光的驾鹰阵这种针对小分队的 , 灵活性与机动性俱佳的阵法 , 却同样居于重要地位 。
与驾犁阵相关的资料与解说网上有很多 , 我就不再炒冷饭了 , 最后咱们再来聊聊 , 在因地制阵 , 奇正相变和兵种搭配这三个布阵原则之外 , 能够影响军阵战斗力的最后一个因素吧 , 那就是练阵 。
阵法再精妙 , 阵内的士兵如果连上级发出的指挥信号都不懂 , 那这阵就等于白摆了 , 跟组团送人头没区别 , 所以历代兵家名将都极为重视练阵 , 即教得其道 , 而练阵 , 则要从练武开始 。
阵法|传承千年的四大布阵原则,放到今天的军队依然适用,惊艳如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阵法|传承千年的四大布阵原则,放到今天的军队依然适用,惊艳如斯】《司马法》有云:凡战之道 , 立卒伍 , 正纵横 , 说的就是要想摆阵 , 首先得从最基本的战斗单位伍开始操练 , 我国古代各朝军队编制单位从小到大的次序 , 都是以《周礼》中的 , 伍两卒旅师军为蓝本制定的 , 只不过各朝常常会依具体情况 , 在单位人数上和名字上略作调整 。
比如诸葛亮在操练八阵图时 , 用的就不是常规的 , 而是一种八人制 , 《武备志》记载诸葛亮是将八人编为一伍 , 八伍编为一队 , 再比如戚继光的驾犁阵最初也是五人一伍 , 后来觉得不合理又加了一个人 , 所以驾参阵其实是由两个伍组成的 , 但是不论人数怎么变 , 伍都一定是军阵中最小的战斗组合 , 至于伍中之兵练什么、怎么练 , 早在战国兵书《尉缭子》中 , 就已给出了具体答案 。
大家都知道以古代人的通讯水平 , 想要指挥成千上万人一起行动 , 只能靠锣鼓旋旗传达信号 , 《尉缭子》中这句话就是在说 , 练阵时士兵们听见鼓声要做什么动作 , 听见锣声要做什么动作 , 看到不同的旗子或同一旗帜指向不同方向后 , 又要做什么动作 , 而且所有动作要做到极其精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