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有德:犹太教(中)

二、犹太教的主要经典、信条和习俗犹太教的主要经典包括《圣经》、《塔木德》、《密德拉士》和《佐哈尔》 。 《圣经》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犹太教经典 , 它不仅是圣经犹太教的经典 , 也是拉比犹太教、卡拉派、犹太神秘主义都信奉的经典 。 《塔木德》和《密德拉士》是拉比犹太教的典籍 , 《佐哈尔》则是卡巴拉神秘主义的经典 。1、《圣经》目前 , 中国读者通常见到的《圣经》是基督教的《新旧约全书》 。 也就是说 , 基督教是以《旧约》和《新约》为神圣经典的 。 和基督教不同 , 犹太教的经典是《旧约》 , 不包括《新约》 。 按基督教的说法 , 《旧约》是上帝通过摩西和以色列人在古代立的约 , 《新约》是上帝通过耶稣和基督徒在新时代立的约 , 这里有《新约》超越《旧约》、胜过《旧约》、取代《旧约》的意思 。 因此 , 尽管在内容上犹太教的经典就是《旧约》 , 但犹太人不喜欢用《旧约》这个贬义词来称呼自己的《圣经》 。 据犹太传统 , 犹太教是神启的宗教 , 就是说 , 其来源乃摩西在西奈山接受的神启以及后来诸先知的预言 。 然而 , 近代以来的《圣经》学者发现 , 《旧约圣经》是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的汇集 , 成书的过程历时近千年 。 仅《圣经》的前五卷就有不同时代的4个原本 , 其中最早的约成书于公元前950年 , 最迟的约在公元前500年 。 先知书部分大约完成于公元前200年 , 圣著部分最完 , 约截止于公元1世纪 。犹太教的《圣经》被称为《塔那赫》(Tanach) , 由“律法书”、“先知书”和“圣著”三大部分构成 。 此书共39卷 ,929章 。律法书即狭义的《托拉》(Torah) , 指的是《圣经》的前5卷 , 由于相传为摩西所作 , 所以又叫做《摩西五经》 。 《摩西五经》依次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 。 《创世记》讲述了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的神话 , 诺亚在方舟中躲过洪水的故事 , 以色列始祖亚伯拉罕放弃偶像崇拜 , 尊耶和华为唯一的神并与之立约 , 其子孙以撒、雅各的生平故事 , 雅各的12个儿子的故事 , 尤其是幼子约瑟在埃及的奇特经历 。 《出埃及记》首先描述了摩西带领受奴役的以色列人逃离埃及的过程 , 然后讲述了摩西在西奈山接受上帝亲授的诫律 , 重申并强化了和上帝的盟约 , 进一步确立了犹太人的选民地位 。 《利未记》主要记述献祭的条例 , 祭司圣职的受任及其职责 , 饮食律法 , 圣日、节日和其它一些律例典章 。 《民数记》记叙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后转战西奈旷野的艰苦历程 , 以色列的两次人口统计 , 他们离开西奈 , 准备去往“应许之地”迦南的旅程 , 以及到摩押平原的经过 。 《申命记》通过摩西的三次讲道 , 回顾了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的历程 , 重申了神授的诫律和典章 , 告诫以色列人要敬拜上帝 , 服从神命 , 遵守宗教律法和道德诫条 。《摩西五经》是整个《圣经》基础和核心 , 而《创世记》和《出埃及记》又是《五经》的核心 。 从《创世记》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代以色列人的宇宙发生论 , 上帝和世界、人类的关系 , 犹太民族的起源和犹太教的发端 。 《出埃及记》则告诉人们以色列民族和犹太教的正式形成以及犹太教的基本律法 。 对于犹太人来说 , 《出埃及记》是最重要的经典 。 《摩西五经》是犹太教圣堂礼拜的必读篇目 , 每年通读一遍 。《先知书》(Nevi""""im)21卷 。 因列入圣典的时间上的先后分为“早期先知书”和“晚期先知书” 。 前期先知书6卷:即《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尔记》上下卷和《列王记》上下卷 。 后期先知书15卷 。 它们根据其篇幅长短而分为“大先知书”和“小先知书” 。 大先知书3卷 , 指的是《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其余12卷小先知书为《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和《玛拉基书》 。 在犹太教中 , 先知是神在世上的代言人 。 他们关心社会 , 伸张正义 , 抨击时弊 , 谴责国王或警告以色列人 , 在古代以色列人的政治、宗教和道德生活中起过重要的作用 。《圣著》(Ketuvim)13卷 。 其中包括诗歌《诗篇》、《哀歌》、爱情诗《雅歌》 , 智慧书《箴言》、《约伯记》和《传道书》 , 史书《路得记》、《历代志》上下、《以斯帖记》、《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 , 还有融历史、预言和启示文学为一体的《但以理书》 。 圣著在《圣经》中成书最晚 , 是犹太诗歌、寓言、格言、谜语、比喻的汇集 ,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对基督教的《新约》和《启示录》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2、《塔木德》《塔木德》(Talmud)是继《圣经》之后最重要的犹太教法典 。 它由《密西纳》(Mishnah)和《革玛拉》(Gemara)两大部分混合构成 。 如前所述 , 前者是犹太教的口传律法 , 由以著名学者犹大·哈那西为首的拉比们在公元200年编纂成书;后者则是其后200300年间历代犹太圣贤对前者的诠释和评注 。 狭义上 , 仅后者也被称为“塔木德” 。 值得指出的是 , 有两种《塔木德》 。 一是《巴勒斯坦塔木德》(又叫做《耶路撒冷塔木德》) , 约形成于450年的巴勒斯坦的犹太经学院 。 另一为《巴比伦塔木德》 , 顾名思义乃成书于巴比伦 , 它在时间上比前者晚半个世纪 。 前者的篇幅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 , 缺少关于《密西那》最后两卷的“革玛拉” 。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 《巴勒斯坦塔木德》被人忽略 , 《巴比伦塔木德》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 后者对犹太人的社会、道德生活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 。《密西那》分为6卷 , 63篇 , 每篇下面再分章 , 共523章 。 第一卷“种子” , 阐述和农业相关的祭典和律法;第二卷“节期” , 论述安息日、逾越节、赎罪日等节日、斋日的律法和条例;第三卷“妇女” , 讲述结婚、离婚以及婚姻行为等方面的律法 。 第四卷“损害” , 主要涉及民法、刑法和伦理法则 , 其中的《法院篇》(Sanhedrin)集中阐述了犹太教的刑法 , 而《先贤篇》(Aboth)则是历代圣贤的道德教诲集萃 , 二者的地位尤其重要;第五卷“圣物” , 讲述祭祀、献祭方面的仪礼;第六卷“洁净” , 讲的是饮食律法和其它生活方面的禁忌 。一般说来 , 《塔木德》的每一章都以一段“密西那”开始 , 接着展开“革玛拉” , 即拉比们的争论和评注 。 几页“革玛拉”之后 , 又引述一段“密西那” , 然后接着给出相关的评论 。 在《塔木德》中 , 除了关于律法的严肃阐述和论争以外 , 还充满了数以千记的寓言故事 , 人物轶事 , 格言警句 。 故尔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古代犹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 由于《塔木德》是《密西那》和许多著名拉比对其法规的大量讨论和解释 , 所以不仅篇幅巨大 , 而且其中各种观点纷然杂陈 。 公元一世纪前后的希勒尔和夏迈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思想派别 。 夏迈强调律法原则 , 态度较严格 。 希勒尔则更现实 , 态度也较灵活宽容 。 《塔木德》记载了他们的316次辩论 , 内容涉及到宗教律法、礼仪和道德等诸方面 。 从争论的过程看 , 希勒尔派最后占了优势 。 《塔木德》可以说是犹太人生活智慧的结晶 , 时至今日 , 仍然能够给人以有意的启示 。 例如希勒尔有句名言 , “我不为我谁为我?我只为己成何物?”夏迈也说过:“少说多做 , 对任何人满面春风” 。3、《密德拉士》《塔木德》之后形成的拉比文献主要是《密德拉什》(Midrash) 。 “密德拉什”意为“求索”(seek)和“追问” , 以它命名的著作首先是《圣经》解释的汇集 , 同时还收入了历代先贤和著名拉比在各种场合的说教和布道 , 它们宣讲的内容当然也是和《圣经》相关的 。 拉比们在讲解《圣经》时 , 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格言、古代传说和民间故事 , 这种风格使得它比相对严肃的《密西那》更加引人入胜 , 更具文学魅力 。 虽然这种形式的说教在圣经时代的后期就已经开始 , 但《密德拉什》的大规模流行还是6世纪及以后的事情 , 有的甚至是12世纪编撰的 。 不同时期形成的《密德拉什》包含两大系列 。 第一系列为《大密德拉什》(Midrash Rabbah) , 即对《摩西五经》和《圣著》的解释 , 包括《大创世记》、《大出埃及记》、《大利未记》《大民数记》、《大申命记》 , 以及《大雅歌》、《大路德记》、《大耶利米哀歌》、《大传道书》和《大以斯贴记》 。 第二系列是《塔乎玛密德拉士》 , 因坦乎玛拉比(Rabbi Tanhuma bar Abba)得名 。 该系列《密德拉士》包含了大量关于弥赛亚的思考 , 突出了拉比布道的特点 。4、《佐哈尔》《佐哈尔》(The Zohar) , 字意为“光照”(light)、“光辉”(Splendor)或“明亮”(Brightness) , 是和《圣经》、《塔木德》并驾齐驱的犹太神秘主义经典 。 传说二世纪时由西门·本·耶哈易(Simon ben Yehai)编纂 , 但是这一说法疑点甚多 。 13世纪时 , 西班牙拉比摩西·德里恩(Moses De Leo)将5卷本的《佐哈尔》刊行问世 , 50年后被确立为卡巴拉经典 。《佐哈尔》的作者认为 , 《托拉》中的任何内容都包含三层意思 , 一是文字的 , 二是内含的 , 三是最深层的 , 犹如一个人的衣服 , 身体和灵魂 。 真有智慧的人应该把握最深层的涵义 。 但是 , 这样的涵义不是理性所能揭示的 , 必须依靠神秘的方法 。 《佐哈尔》的目的是以神秘的方式阐释《托拉》 。《佐哈尔》用十个层次的流射阐述世界的产生 。 第一层次从隐蔽之神(Ein Sof)流射出的是“冠冕”(keter, crown) , 既是生命之树的树冠 , 也是万物的根源 , 创造主的光就是通过它而发射出来的 。 第二层次是“智慧”(Chochmah,wisdom) , 这是超乎理性的纯粹智慧 , 像是普遍的父亲 , 从中产生出一切可知的实在 。 第三层次是理解力(understanding) , 即理智的能力 , 可被视为普遍的母亲 , 其中潜存了所有能量 。 作为父亲的智慧和作为理解力的母亲相遇就产生思维活动 。 第四层次是仁慈(Chesed, kindness) , 其中包含了仁慈之能和无限制的欲望 。 第五层次是英雄气质(Gvurah, heroism) , 指判断和控制的能量 。 第六层次是光辉或美(Teferet, beauty) , 所带的是美和平衡能力 。 正是通过这个层次 , 创造主的光得以下传 , 同时 , 人的灵性也借此而上升 。 第七层次是永恒(Netzach, eternity) , 携带的是“胜利”之能 , 体现了连续和永恒观念 。 它如同雄性的精子 , 携带着未来新生事物的具体品质 。 第八层次是容光(Hod, glory) , 可以比做卵子 , 是雌性原理 , 在这里雄性的潜能得以实现 。 第九层次是基础(Yosed, foundation) , 它犹如一个巨大的水库 , 会聚了从神流射而来的所有属性和能量 , 准备后面的活动和作用 。 第十层次是王国(Malchut, kingdom) , 是整个流射过程的最后一级 , 物质的宇宙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 流射的过程是一个从高到低的过程 , 每一等级的存在都是从更高一级产生出来的 , 而所有的存在归根到底都是从上帝流射而来 。 这是一条自上而下的道路 。 而这条路也同时是向上的路 , 是人一级级回归到神的向上的路 。 具体说来 , 就是通过人对欲望的克制、修复灵魂之不足 , 专心于神秘事件的奥义 , 在出神状态中提升自己 , 达到与上帝的接近或合一 。5、犹太教的基本信条圣经犹太教是一个突出律法的宗教 , 它以对上帝的信仰为前提 , 但更加注重律法的作用 。 圣经犹太教的目的旨在教人成为义人(righteous man) , 而成为义人的标准不在于信仰 , 而在于行为 , 即符合上帝意志的善行 。 犹太教认为 , 对上帝的信仰是通过好的行为体现出来的 , 上帝悦纳的是人的德行 , 而德行就是符合律法的行为 。 按照律法行为 , 就是执行上帝的意志 , 因此就能够成为虔诚的义人 。 可以看出 , 与强调“因信称义”的主流基督教不同 , 犹太教主张的是因行成义 。既然犹太教是一个尚行的宗教 , 其重心必然是在于能够指导人的行为的律法 , 而不是信条 。 因此 , 在圣经时代和拉比阶段 , 犹太教只有律法 , 没有信条 , 至少没有明确的普遍认可的信条 。 由于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 , 公元前1世纪的犹太哲学家斐洛(Philo)曾经提出过上帝存在、上帝的一体性、神助、上帝创世等8个信条 , 但是没有产生实际影响 。 基督教兴起以后 , 一些哲学家在基督教神学的影响下也开始为犹太教确立信条 。 这些哲学家包括迈蒙尼德、杜兰、克来斯卡、阿尔伯等 。迈蒙尼德提出的13信条是:1、信仰上帝的存在;2、信仰上帝的一体性;3、相信上帝是非物质的;4、相信上帝是永恒的;5、相信唯一的上帝才是崇拜的对象;6、相信预言;7、相信摩西是最伟大的先知;8、相信《托拉》是神性的;9、相信《托拉》是不变的;10、相信上帝知道人的思想和行为;11、相信上帝奖善惩恶;12、信仰弥赛亚(救世主)的降临;13、相信死者的复活 。 迈蒙尼德的13信条后来被犹太教编入祈祷书 , 被传统犹太教视为权威的教条 。克来斯卡批评迈蒙尼德的13信条混淆了基础性信条和一般性信仰 , 区分了“根本性信条”、支柱性信仰和一般信仰三个层次 。 其中 , 根本性信条有三个:“上帝存在”、“上帝的一体性”和“上帝的非物质性” 。 支柱性信仰有六条:上帝无所不知 , 神助(providence)、上帝无所不能、预言、自由意志、托拉的目的是向人灌输上帝的爱 , 以此使人达到永恒的幸福 。 基本的信仰有八条:世界的创造、灵魂的不朽、奖赏与惩罚、复活、托拉的不变性、摩西预言无与伦比、大祭司以神谕传达神的教诲、弥赛亚的降临 。阿尔伯(Joseph Albo , 约1360-1444)是克来斯卡的学生 , 他把犹太教的基本信仰分为不同的层次 , 认为最根本的有如下三条:信仰上帝 , 相信《托拉》神授 , 信仰善恶报应 。 次一级的有六条:相信上帝从无中创造世界 , 相信摩西的预言高于其他所有预言 , 相信托拉不变 , 相信履行一条戒律即可实现来世的幸福 , 相信死者的复活 , 相信弥赛亚的降临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犹太教中的弥赛亚信仰 。 弥赛亚的原意是“受膏者”(anointed ) 。 古代以色列的国王如大卫、所罗门等都是受膏的弥赛亚 。 第二圣殿时代 , 犹太人中流传末世得救观念 , 《以赛亚书》、《何西阿书》、《撒迦利亚书》等多数先知书以及《诗篇》、《哀歌》等篇对弥赛亚都有描述 。 虽然各先知对弥赛亚的理解有明显的不同 , 但比较集中的意见是 , 未来的弥赛亚是大卫王的后代 , 他将作为犹太人的救星降临 , 为犹太人开辟人类的新纪元——弥赛亚时代 。 那是一个集公义、和平、幸福等一切美好理想于一体的时代 。 拉比犹太教中的弥赛亚概念反映了散居犹太人返回故乡的渴望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 。这里应该注意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区别 。 第一 , 在犹太教中 , 弥赛亚是作为国王的人 , 而不是神 , 这与基督教所谓弥赛亚是神性的耶稣完全不同 。 第二 , 犹太教认为 , 弥赛亚尚未降临 , 他的降临是在遥远的世界末日 。 而基督教则认为 , 弥赛亚就是耶稣 , 他在公元之初已经降临并为了拯救世人而受难 , 在死后三天复活升天 , 而且将来必然再度降临 , 届时将对人类实施末日审判 。6、犹太教的崇拜方式、圣日和节日(1)犹太教的崇拜方式祭祀 。 祭祀是圣经时代的主要崇拜形式 , 其目的是使犹太人“靠近”上帝 。 祭祀的形式主要有:燔祭、素祭、酒祭、赎罪祭、赎愆祭、平安祭、按立圣职祭等 。 尽管酒祭和素祭在圣经犹太教的礼仪中颇为重要 ,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动物祭 。 做何种祭祀 , 献什么祭品是根据献祭人的目的、地位、生活境况以及节期而定的 。 例如赎罪祭 , 大祭司献公牛 , 官员献公山羊 , 平民百姓可献母山羊或羊羔 , 穷人可献斑鸠、鸽子 , 或者少许白面 。 如果有人不经意违反了上帝的禁令 , 或者不据实做证或接触不洁净的东西 , 他就必须献上赎罪祭或赎愆祭 。 所献祭品一般是没有残疾的牛羊 。 献动物祭时 , 一般是献祭人将手按在用作祭品的牛或羊的头上 , 表示它将替自己赎罪 , 然后将动物杀死 , 由祭司把血泼在祭坛脚或别的地方 , 而牺牲的油脂、肉和内脏等物则要焚烧 。 其他祭祀也有固定的礼仪和程序 。 (《利未记》1-7)犹太人每天举行三次祭祀:早晨、下午和晚上 。 早祭黎明开始 , 先屠杀动物献燔祭 , 然后是饭祭、酒祭 , 接着是祭司们念颂经文 。 下午、晚上的程序和早祭大同小异 。 另外 , 安息日、逾越节以及其他节日的祭祀比平日更为复杂 , 其中赎罪日的献祭最为隆重 。祈祷 。 虽然祈祷在圣经时代的犹太教中已经存在 , 但它真正开始成为主导性的崇拜形式还是拉比时代的事情 。 祈祷是人与上帝交流的方式 , 是人的内在情感的自然表达 , 是“心里的崇拜” 。 因此要求祈祷人在祈祷时要用心、专心、真心实意 。 迈蒙尼德说:“用心不专的祈祷等于没有祈祷 。 ”祈祷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感恩、赞美、忏悔、求情 。 拉比犹太教祈祷的场所是圣堂和家庭 。与圣殿时期每日三祭祀相对应 , 拉比犹太教也要求一日三祈祷:早晨、下午和晚上 。 背诵“示玛”(译为经训)是犹太教祈祷的核心内容 。 “示玛”指的是《申命记》(6:4)中的这句话:“以色列啊 , 你要听 , 耶和华我们的神是独一的主 。 ”对于这条经训 , 犹太人被要求每天早晚各背诵一次 。 念诵“阿米达”也是祈祷的重要部分 。 “阿米达”(Amidah)指的是2世纪确定下来的18句祈祷用祝辞 , 包括对上帝的赞美、感恩和祈求 。 “阿米达”的前一句和最后三句为每次祈祷必诵 , 其余14条则在安息日不诵 。 安息日和其他节日有特殊的祈祷文 。 在犹太教改革之前 , 所有的祈祷都是用希伯来语进行的 。 近现代以来 , 除正统派以外的犹太教各派对传统的祷文做了修改 , 增加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 , 多数祷文用所在国的语言念诵 , 同时也使礼拜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 富有现代气息 。读经 。 读经也是犹太教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 。 按照传统 , 《托拉》被分为54个部分 。 每周读一部分 , 一年之内读完 。 读经是在圣堂礼拜仪式上当众念经文 。 安息日的读经人是七位 , 赎罪日是六位 , 新年日和朝圣节日是五位 , 其余的节日和圣日是三位 。 按照顺序依次到讲坛读经的是科恩(祭司)、利未(祭司)和以色列人(会众成员) 。 在读罢《托拉》的有关部分后 , 接着选读《先知书》 , 然后才是拉比的布道 。(2)犹太教的圣日和节日犹太传统中有一系列独特的圣日(Holy Day)和节日( Festival) 。安息日(Shabbat)对犹太人来说是具有特别意义的圣日 。 安息日是一个星期的第七天 , 是休息日 。 《圣经》上说:“你们要守安息日 , 把它看做神圣的一天 。 六天之内 , 你们要工作谋生 , 但到了第七天 , 你们就什么也不可做 , 唯独要向上帝守安息日 。 ”(《出埃及记》20:8)安息日既是工作后体力上的休息 , 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净化和陶冶 。 犹太人的安息日不是星期天 , 而是从每个星期五的太阳落山开始 , 到次日的同一时刻截止 。 在这一天 , 犹太人不允许做任何工作 , 专心休息和学习经文 。 星期五日落前 , 家庭主妇点燃蜡烛 , 颂读燃灯祷文 , 这标志着安息日的开始 。 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愉快地享用丰盛的晚餐 。 星期六上午多数教徒自己所属的会堂做礼拜 。 在历史上 , 安息日对于犹太民族的维系发生过重大作用 。犹太教的另外两个主要圣日是新年(RoshHashanah)和赎罪日(YomKippur) 。 犹太新年指的是犹太历七月的第一、二两天(古代为七月一日) 。 在《圣经》中 , 它被规定为新的一年的开始 。 这一天不是欢庆的日子 , 人们只是默默地休息 , 并吹羊角号以示纪念 。 后来 , 拉比们又称之为“审判日”和“纪念日” , 认为在这一天所有的人都要在上帝面前经过 , 并接受上帝的审判 。 这样 , 新年就成了犹太人根据犹太教的标准进行自我省察的日子 。赎罪日(YomKippur)是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圣日 。 在新年过后的第10天 , 犹太人彻底斋戒 , 停止所有工作 , 聚集在会堂内祈祷上帝赦免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所犯的罪过 。 在圣经时代 , 犹太人这一天在圣殿举行献祭仪式 , 将一头公山羊杀死祭奠上帝 , 把另一头山羊放逐旷野 , 让它带走犹太人的一切罪孽 。 这就是所谓“替罪羊”的来历 。逾越节(Pesach)是犹太人为纪念历史上犹太人在摩西的领导下成功地逃离埃及节日 , 所以又叫做自由节 。 据《圣经》记载 , 当年以色列人在逃离埃及前夕 , 上帝命他们在正月14日晚家家杀羊食肉 , 把羊血涂在门框上作为以色列家庭的标记 。 晚上 , 上帝越过了以色列家庭而把埃及人家中头生的孩子和牲畜全部杀死 。 上帝吩咐犹太人:“这一天将是你们的纪念日 , 要当做上主的节日来庆祝;你们要世世代代过这日子 , 作为永久的法规 。 ”(《出埃及记》12:14)在逾越节的晚宴上 , 犹太人讲述出埃及、获自由的故事 , 孩子提问一些有关逾越节缘由的问题 。 宴会上备有嫩芫荽 , 象征春天万物成长的希望;烤鸡蛋表示古代圣殿中的祭品 , 硬鸡蛋人们提醒超越死亡的人生 , 咸水象征犹太人为奴时的泪水 , 苦菜代表受奴役的苦楚 , 无酵饼则是当年犹太人在走向自由的路途中的食品 。 现在 , 正统派过两夜 , 改革派只庆祝一夜 , 第二天到会堂参加集体庆祝活动 。七七节(Shvuot) , 因是逾越节过后七周的那天(正统派过两天) , 故名 。 本来这是一个农业收获节 , 以色列人在这一天把新收的小麦献给上帝 。 后来成了犹太人用以纪念上帝在西乃山授予十诫的日子 。 所以又名律法节 。 人们通常在这一天阅读包含十诫的《出埃及记》 , 举行成年礼或毕业典礼 。住棚节(Sukkot)开始于赎罪日后第五天 , 即犹太历提市黎月十五日 , 整个节期持续7天(正统派过8天) 。 其原初意义是纪念农民在秋收时节住在野外的帐篷内以便及时收获成熟的庄稼 , 后来用以纪念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泊40年中所住的帐篷 。 这是一个喜庆欢乐节日 。 节日期间 , 有的犹太人吃住都在郊外的帐篷内 , 有的只是象征性地每天在其中住留一会儿 , 念诵有关的经文和祷文 。 犹太教的会堂也建起帐篷 , 供会众使用 。 现今 , 这个节期具有依赖自然、回归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义 。犹太教还有其它一些节日 , 例如痛悼节(TishahB""""ab) , 普耳节(Purim) , 光明节(Channukah)等 。犹太教的饮食律法(Dietary Law)犹太教对于犹太人的食物和加工方法有明确、严格的规定 , 这些规定就是饮食律法 。 按规定可以食用的是:所有农产品 , 如水果、蔬菜;洁净的动物和禽鸟、奶 。 所谓洁净的动物指的是分蹄且反刍的动物 , 如牛、绵羊、山羊、野羊、鹿、獐、羚羊 , 等 。 骆驼和猪是不能食用的 , 因为骆驼反刍但不分蹄 , 猪分蹄而不反刍 。 非正常屠宰的动物不可吃 , 受伤有残疾的动物不可吃 , 动物的血不可食用 。 《圣经》一共列举了42种不洁净的动物 。 关于禽鸟 , 不洁净的有20多种 , 如捕食的乌鸦和鹰 , 可以食用的有鸡、鸽子等 。 不洁净的禽鸟下的蛋也是不洁净、不可食用的 。 关于水产品 , 有鳍有鳞的鱼可以吃 , 带壳的水产如虾、蟹、鳖以及无鳞的海参、海蛰之类都不可食用 。 关于昆虫 , 凡四条腿的能飞会爬的昆虫都不可吃 。 有四种蝗虫可吃 , 蜜蜂不可吃 , 但蜂蜜可食用 。 动物的奶可以食用 , 但不可与肉同煮同食 。屠宰师是经过专门培训的犹太人 。 犹太教要求屠宰师认真检验每一个被屠宰的动物和禽鸟 。 一经发现动物或禽鸟有病变 , 则不屠宰、不食用 。 屠宰动物时必须一刀致命 , 而且把血放净 。 在制做肉食品时 , 要进一步把血除净 , 最好的办法的腌制或烧烤 。 动物的某些部分禁止食用 , 如动物的大腿筋 , 腹膜下的肥肉和肠 。 要尽可能分开放置肉类和奶类食物 , 做饭的器皿也要分放分洗 。犹太教的饮食律法非常复杂 , 各地各派的犹太人对某些律法条文的解释有差异 , 执行的严格程度也不相同 。 一般说来 , 正统派和保守派遵循饮食律法比较严格 , 改革派不太拘泥于饮食疗法 。 世俗犹太人则不遵守饮食律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