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葫芦娃|汉语到底有多灾学?美国学生:考完试想哭,这试卷中国学生会做吗( 二 )


乔治葫芦娃|汉语到底有多灾学?美国学生:考完试想哭,这试卷中国学生会做吗
本文插图

因为历史悠久 , 固然说象形文字 , 但已和最初的甲骨文有了巨大的不同 , 所以要把握这些各形各色的汉字 , 在外国人看来并不轻易 。 汉字的笔画外形按笔势和走向总共有三十多种 , 其中包含六种简朴笔画和二十多种曲折笔画 。 提起羊毫 ,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 , 都饱含着中国书法特有的艺术美表现形式 。
乔治葫芦娃|汉语到底有多灾学?美国学生:考完试想哭,这试卷中国学生会做吗
本文插图

"声"及声调 , 声调又包括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ˋ)、轻声(不标调) 。 在朗诵及演讲时抑扬顿挫 , 布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 这也使汉语成为世界公认的最适合演讲的语言 。
乔治葫芦娃|汉语到底有多灾学?美国学生:考完试想哭,这试卷中国学生会做吗
本文插图

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有个外国学生上中文的朗读课时 , 因为单个汉字记声调太麻烦 , 就同一记成轻声 , 如斯以来 , 轻轻松松蒙混过关 , 倒是省事了不少 。
不巧被教授发现后 , 就在课堂上给了他一篇文章 , 这篇文章就是我国闻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写的奇文《施氏食狮史》 。 "石室诗士施氏 , 嗜狮 , 誓食十狮 。 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 ……"
外国学生刚读完这一句就傻眼了 , 只能硬着头皮读完 , 从头念到尾 , 只有"shi"这一个音 , 尴尬的说不出话了 。 虽是玩笑 , 但这充分地说明了声调的重要性 。
乔治葫芦娃|汉语到底有多灾学?美国学生:考完试想哭,这试卷中国学生会做吗
本文插图

在汉字发展演化过程中 , 先有了固定的词组 , 后来才逐渐泛起了成语 。 其中多的是形近义远的成语 。 好比鱼目混珠和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是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 , 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 鱼龙混杂则是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
基本上每一个成语都有它的来源 , 或是历史典故 , 或是民间俗语和歇后语 , 要想透彻了解 , 对于外国人可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
品味汉语之美
学好汉语是难题的 , 那为什么还要学习呢?这不仅仅是它是我们的母语这么简朴 , 汉语带给我们的美感是全方位的 , 是难以言喻 , 无法比拟的 。
乔治葫芦娃|汉语到底有多灾学?美国学生:考完试想哭,这试卷中国学生会做吗
本文插图

分享一篇英文诗 第一句是: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这句话直译成汉语很简朴:你说你喜欢雨 , 但是当下雨的时候你却打开了伞 。
而翻译成汉语就不一样了 , 有一种文艺的说法是"你说烟雨微芒 , 兰亭眺望; 后来轻揽婆娑 , 深遮霓裳 。 "精妙的文字瞬间就把读者带入了烟雨入江南的朦胧意境 。
更神奇的是 , 这首诗还被翻译成了诗经版、离骚版、五言诗版、七言绝句版、七律压轴版总共七种不同的翻译版本 , 每个版本都让人赞不绝口 , 领略到汉语的独特魅力 。
乔治葫芦娃|汉语到底有多灾学?美国学生:考完试想哭,这试卷中国学生会做吗
本文插图

看着这些绝美至极的诗词 , 反复品味 , 忽然就懂了汉语的魅力……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表达出如斯细腻而切当的情感 。
如今 , 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汉语也在国际语言的地位越来越高 。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 学好汉语 , 传播辉煌而灿烂的传统文化 , 是当代的每一位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