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风暴眼|俄军Mi-28浩劫攻击直升机,为阿帕奇而生的“胜利保护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 , 表面上处于“蜜月期”的同盟国之间就已经出现了裂痕 , 随着局势的变化以及政治利益之间的纠葛 , 各国之间的矛盾之间被摆上了台面 , 从并肩对抗纳粹德国的战友变成了不死不休的对手 , 持续时间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争霸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 在与苏联彻底闹翻之后 , 曾经在二战中大放异彩的苏军装甲部队成为了西方世界的心头大患 , 他们明白以双方之间在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弥补的 , 在这种情况下 , 军方急需一种拥有强大反装甲能力的武器 。
武器风暴眼|俄军Mi-28浩劫攻击直升机,为阿帕奇而生的“胜利保护神”
文章图片
美国人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武装直升机 , 经过测试后美军发现这种飞机有能力装载各种反装甲导弹 , 看到希望的西方阵营开始尽最大努力挖掘这种新式武器的潜能 , 并最终在美军的带领下研发出了享誉世界的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 苏联当局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震怒 , 要知道当时美苏两国之间的对抗已经趋于白热化 , 谁都不能容忍对方在军事科技方面领先于自己 , 在这种强烈的竞争心理下 , 苏军高层要求国内最有经验的几家航空设计局研发一种有能力在各方面与“阿帕奇”平分秋色的新一代武装直升机 , 我们今天的主角Mi-28纵列双座攻击直升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发展而来的 。
武器风暴眼|俄军Mi-28浩劫攻击直升机,为阿帕奇而生的“胜利保护神”
文章图片
一、神似“阿帕奇”的Mi-28苏联新一代武装直升机的研发计划始于七十年代初期 , 当时共有两家设计局参与该项目的设计方案竞标计划——米尔设计局和卡莫夫设计局 , 军方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性能标准 , 只是单纯地希望最终成品能够超过美军的AH-64 。 1972年 , 准备妥当的米尔设计局正式开始着手设计参与竞标的原型机 , 并将计划命名为“Mi-28” , 在研发的过程中 , 该局设计人员大量借鉴了AH-64武装直升机的设计思维 , 在制造技术上也大量吸收了对方的特点 。 1976年 , 米尔设计局经过改进后的Mi-28原型机终于成功生产 , 设计人员信心满满地将其送往测试场地参见军方组织的对比测试 , 可惜的是竞争对手卡莫夫设计局的“卡-50”设计方案在测试中展现出了更高的水平 , Mi-28也因此没能把握住这次顺利投产的机会 , 其设计人员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手先一步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
武器风暴眼|俄军Mi-28浩劫攻击直升机,为阿帕奇而生的“胜利保护神”
文章图片
不过一次失败并没有打倒Mi-28的设计团队 , 他们决定潜下心来对该项目进行大幅度改进和完善 。 经过长时间刻苦攻坚之后 , 1982年深秋时节 , 改良版的Mi-28首飞成功并在性能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 重新吸引了军方的注意 , 在此之后的几年里 , 设计人员一直在对该型直升机进行打磨 , 以避免再次出现问题;设计人员的辛苦没有白费 , 九十年代初期 , 研制已经基本完成的Mi-28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国际航空展 , 它展现出的超强机动性让西方的军事专家大为惊诧 , 因为就连以高机动性著称的“阿帕奇”在这方面恐怕也无法和Mi-28相比 。 然而好事多磨 , 眼看着就要投入量产阶段的Mi-28再次遇到了挫折 , 而这次挫折的严重程度并非人力可以解决——1991年 , 苏联解体 , 整个俄罗斯的经济陷入了困境 , 多种处于研发阶段的武器装备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难题 , 其中不乏被逼无奈只好宣布取消的例子 , 这也是Mi-28项目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最严峻的考验 。
武器风暴眼|俄军Mi-28浩劫攻击直升机,为阿帕奇而生的“胜利保护神”
文章图片
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之后 , Mi-28项目在军方的支持下再次复苏 , 不过这次出问题的轮到了米尔设计局 , 经过多年的“折腾”之后他们的经费也有点顶不住了 , 即使受到了来自军方的支援 , 该局高层还是决定暂缓原版Mi-28的生产工作 , 转而投入最大精力发展拥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新机型——Mi-28N 。 这种机型的出现为MI-28项目注入了新鲜血液 , 该型直升机在不同战场环境下的作战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 唯一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在夜间战斗能力方面还是比不上美军的AH-64E直升机 , 毕竟“阿帕奇”系列经历了多年的改良和完善 , 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 。 Mi-28N于1996年完成首飞并于2006年开始逐渐交付俄军服役 , 随后的2009年俄军还开始设计Mi-28NM , 这是一种全新的改进型;除此之外 , 米尔设计局还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包括Mi-28D(日间版)、Mi-28NAe(朝鲜特供版 , 但朝鲜军方最终并没有进行采购)以及MI-40(计划中的运输型)在内的多个改进型号 , 这意味着Mi-28系列正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