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江南?( 二 )
《江南通志》中记载有曹雪芹家族在江南任职的内页 。乾隆《江南通志》于雍正九年(1731)开局编纂 , 乾隆元年刊刻成书 , 不久之后有锓修本传世;乾隆三十七年四库开馆 , 《江南通志》也作为江苏进呈图书之一 , 被抄入《四库全书》 。 以上各种刊本之后多有影印传世 , 并且随着各地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上线 , 似乎化身千万 , 取资甚便 。事实上 , 这部“盛世”的志书恰恰又遭遇清代“文字狱”最严酷的时代 , 看起来比较客观地记录地方风物的方志图书 , 因为涉及明清之际江南文人中的种种“违碍” , 版本之间也发生了种种变异 , 成为因政治因素干扰而在最短时间内改动最大的图书典型 。因此 , 打算从《江南通志》获得真实的史料 , 反而可能因为使用版本的不当而发生歧义 , 留下求真不能的遗憾 。
《江南通志》整理本(全12册)程章灿先生任主编、张乃格先生任执行主编的乾隆《江南通志》整理本 , 由凤凰出版社于2019年11月出版 , 作为这部方志第一次的点校成果 , 为我们利用《江南通志》提供了一个完善的读本 , 同时也在方志整理的体式上提供了独特的范例 。整理本《江南通志》排版疏朗 , 其中引文、小字夹注等另用字体区分 , 这些物理性质的排版特点 , 是凤凰出版社一贯的风格 。 更为重要的是 , 在整理观念上 , 整理者以乾隆元年刻本为底本 , 提供了一个通过校勘后择善而从的《江南通志》读本 。其中有在体例、格式、文字上的错误 , 均据后来的版本进行对校而予以更正;因为避讳造成的改字 , 也一一回改并作出标记 。 在具体的数据和名称方面 , 还参校相关府州县志 , 予以更正讹夺、缺失 , 使得整部方志在初刻本上的错误都得到纠正 。 有些错误 , 在一般的古籍整理中本可一仍其旧 , 而整理者却从典籍中比勘校正 , 免除了以讹传讹 。作者还将领衔纂修者黄之隽的生平资料以及在其文集中有关《江南通志》的纂修意见附录在书后 , 使读者对于通志的编纂理念和修志过程得到进一步的参考 。 在与其所论纂修内容相关的通志正文下 , 整理者还引文出校 , 体现了黄之隽忠于时代的编纂态度以及让读者对于比较生疏的“怀宗”为崇祯皇帝的知识有所了解 。 因此 , 乾隆《江南通志》整理本首先值得称道的 , 是它为学界提供了一部完善的读本 。整理本《江南通志》在古籍整理方面更重要的价值 , 在于它以乾隆元年刻本为底本 , 并以锓修本、《四库全书》本为参校 , 第一次汇总了不同版本之间的异同 , 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可资比勘诸本异同的方志整理范本 。因为文字狱而造成的避讳 , 是《江南通志》各本存在歧义最大的原因 , 整理者在这方面出具了完整的校记内容 , 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四库全书》本在文字狱禁锢下的重点删除对象 。事实上 , 文字狱的避讳在乾隆元年的底本里也存在 , 《江南通志》的编纂者起初就不惜删改原文而确保图书通过审查的初衷 。 只是随着文字狱的升级 , 后来的改动也不断增加 , 版本变化渐行渐远 。《四库全书》作为《江南通志》最后的一个版本 , 馆臣也做了不少完善图书的工作 , 整理者都在校记里留下了“据《四库》本改”或“补”的文字 。同时 , 虽然整理本的《点校凡例》说:“凡底本不误 , 他本误者 , 不出校记” , 但还是把底本不误而《四库全书》有误的异文都在校记中体现了出来 。 很多错误 , 都让我们看到《四库全书》不仅仅因为文字狱的关系删改原著 , 同时也因为《四库》馆臣的自作主张和抄手的误写 , 带来了较多的错误 。因此 , 就《四库全书》的典籍而言 , 《江南通志》在解决本身的阅读整理之际 , 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方式——在底本的整理中校勘《四库》 。
运河漕运江南对于世界的意义 , 从来未曾缺席 , 以今天正在倡导的“一带一路”回眸江南 , 也可见其至关重要的地位 。 “丝绸之路”的概念告诉我们 , 在集中讨论历史上的欧亚大交通——丝绸之“路”时 , 更不能忽视这一文明通道得以命名的最重要媒介——丝路之“绸” 。 它的主要产地 , 正是江南 。 而江南丝绸的世界贸易 , 如何在本土酝酿、收成 , 又如何从长江出海、从运河漕运 , 以怎样的赋税供求于全球……这些珍贵的资料 , 都可以在《江南通志》中寻找到丰富的线索 。毋庸置疑 , 进入互联网的当代世界 , 江南依旧将是人类共同瞩目的东方明珠 , 依旧要在丝绸之路上为世界提供丰富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趋势下 , 重温《江南通志》中的古典江南 , 为今天社会的发展寻找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地缘优势 , 应该是题中之义 。
本文作者朱玉麒 , 江苏宜兴人 。 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 《西域文史》主编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新疆稀见史料调查与研究”首席专家 。 主要从事唐代典籍和西域文献、清史与清代新疆问题、中外关系史研究 。本版编辑:刘彬微信编辑:计亚男
推荐阅读
- 武功不高的柯镇恶,为何能让“江南六怪”信服?
- 灾害事故|突发,屯溪江南新城北区一汽车起火!
- ●戏画闲言捐款不知何处去
- 基辛格说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去,那么往何处去?
- 武钢|有温度的服务:武钢江南中燃公司推出25项“容缺办”
- 中年|小区里的“僵尸车”该如何处理? 律师建议尽快完善法律程序
- 易天笑:英国佬血盆大口,香港人何处可逃?
- 中秋节话“摸秋”
- 水位|8日8时长江南京站水位8.92米 超警戒0.22米
- 胶州|转发婚宴腹泻事件遭死亡威胁,将法律置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