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农民地位这么高?( 四 )


, 购买地主土地并未给日本政府带来太重的经济压力 , 只是地主们得到的补偿款缩水了许多 。

三十万没几年就被贬值了

(图片:Wikipedia)



为什么日本农民地位这么高?
文章图片

为了保证土地改革后土地不再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 农地委员会、农业调整委员会和农业改良委员会先后成立 , 1951年合并为农业委员会 , 也就是后来的农协 , 成为日本农业最重要的管理组织 。

然而与欧美自发形成的农业协会不同 , 日本农协脱胎于政府机构 , 在民间化以后也长期以准政府机构的形式运营
。 加入农协差不多是强制的 , 他们代理的领域也不光是农药化肥代购 , 粮食 , 家畜 , 桑蚕的生产销售 , 连农业信用贷款 , 到互助保险 , 医疗 , 老年人护理 , 技术指导都有涉及 。 这为日后的日本社会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矛盾 。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各环节都被农协把控

农协的权力范围甚至超过了一些政府机关

(图片:Wikipedia)



为什么日本农民地位这么高?
文章图片

日本政府也无法取消它 , 因为重大农业改革往往必须依靠各地农协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落实 。 当然最重要的是 , 它负责批准土地流转 。


1952年《农地法》颁布 , 进一步限制了土地流转 , 日本的土地改革基本达到了耕者有其田的
目的 。



新日本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整顿 , 日本的自耕地占比提高到了89.9%
, 佃农只占农业人口的5.1% 。 人人有其田的局面 , 提高了日本粮食的供给水平 , 伴随日本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 成功解决了战后粮食危机 。

农民对于自耕地的积极性远大于租地

提高了产量 , 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图片:kazoka /wikipedia)▼

为什么日本农民地位这么高?
文章图片

政府对农民的支持也不止在于土地制度上 。 为了保证粮食安全 , 日本政府对大米实行价格双轨制
, 出高价收购大米 , 力图保证农民收入与城市工薪阶层基本相当 。 售价往往却低于收购价
, 既促进了农民增收 , 有降低了城市生活成本 , 提高了出口导向时代日本劳动密集产业的竞争力 。 但归根结底 , 这还是所有纳税人买单的 。

但由于战后巨额的赔款和重工业被暂停

民众的日子还是过的艰难

也衍生出了黑市等小贸易

(图片:wikipedia)



为什么日本农民地位这么高?
文章图片

其实 , 很多支持土地改革的政治家并不认为这种分散的小农经营的农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 他们更支持集约化经营
。 但农村地区是重要票仓 , 同盟国最高司令部的意志也不能违背 , 从未有政客大胆到挑战新的土地制度 。

集约化经营能实现的效率和产量高于小农经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