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刷新智慧社区认知:从一扇门开始( 二 )


而在实地的智慧社区布局中 , 除了社区安防的应用场景 , 还包括健康生活、通勤物流、智能零售、文娱教育等等 。
我们此前关注过 , 今年疫情严峻时期不少小区采取了严格的封闭式管理 , 买菜都成了件痛苦的事情 , 但实地的社区住户是另一种体验:在“逗号集市”的小程序中下单后 , 社区配套的智能物流机器人hachi delight承担了配送服务 , 通过智能规划路线、自动避障、乘坐电梯将货物送到购买手中 。
这样的场景为何只有实地的社区有了落地?
对应的是实地智慧社区在各种场景的无限延伸能力:看似简单的买菜配送 , 却涉及了智慧零售、通勤物流等多个场景 , 跑通的前提是跨场景的数据打通和应用 。 大多数智慧社区还在为智能单点应用的铺设头疼时 , 实地的智慧人居生态系统早已联通了家居空间、社区空间和社区配套 , 有了统一的数据后台和智能中台 。
打破设备、数据、体验和服务的“孤井” , 正是实地的智慧社区方法论 。
03一些思考:正确的智慧路径代表了生命力 在探寻实地成功法则的同时 , 还需要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何大多数智慧社区 , 最后的结果是不智慧?至少可以找到三个原因 。
一是缺乏系统性统筹 , 导致智慧社区建设生态分散 , 服务无法被有效整合;
二是技术配套的滞后 , 缺乏高效的全场景运营服务 , 限制了产品间的协同;
三是参与方多且复杂 , 消费、娱乐、生活场景割裂 , 人为制造了重重壁垒 。
归根结底还是智慧社区的路径之争 。
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路径 , 仓促上马了形形色色的智慧社区项目 , 最后却发现缺少了统一的标准和后台 , 并非是技术上无法打通不同的智能设备和数据 , 而是无法打破物业、商业、社区和业主之间的竖起的高墙 。
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路径 , 实地的智慧社区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 通过广泛和深度地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云、边缘计算等技术 , 打造了智慧人居生态系统 , 不断结合用户需求进行迭代优化 。
【认知|刷新智慧社区认知:从一扇门开始】时间已然印证了第二种路径的正确性 , 特别是透过实地智能体验馆的2.0版本 , 智慧社区已经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 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向上生长 。 同时在智慧城市概念重度落地的背景下 , 智慧社区的建设也进入到了精耕细作的阶段 , 一些生态分散、服务无法被高效整合的“智慧社区”方案 , 正在被加速淘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