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风说了很多 把夏天注得盈满( 四 )


其实父亲从未谈及自己做过什么有益的事情 , 包括他到出版社做过什么 。只记得最早出版社的办公室就在我家楼下又阴又潮的地下室 。有一次发大水倒灌竟然把出版社淹了 , 父亲和同事们蹚着水抢救文稿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后来又搬到一个用预制水泥薄板和瓦楞铁板搭建的简易平房里工作了几年 , 条件非常艰苦 , 但从没听父亲抱怨过什么 。我之所以说这是父亲一生最后的辉煌 , 也都是在父亲去世后出版社同事们举行的追思会上了解到的 , 谨摘录几段后来发的简报吧:
当年 ,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选题 , 是需要社务会讨论通过的 。在一次社务会上 , 庞家驹提出要出版“清华文丛” , 将曾执教于老清华的王国维、吴宓、陈寅恪、赵元任、李济等大师的部分作品整理出版 。清华出版社以理工科图书著称 , 大家一时难以理解出版这批人文作品的文化价值 , 第一次社务会没有通过 。庞家驹没有气恼 , 但他仍坚持自己的意见 , 第二次社务会上再次提了出来 , 并且说:“如果清华大学出版社不出这样的书 , 实在是没有品位 。”总编辑说出这样的重话 , 让社务会不得不重新考虑 。最终“清华文丛”陆续出版了9册 , 它们为清华出版社历史上文科选题的重头戏 。封面由季羡林、钱钟书、季镇淮、吕叔湘、顾毓秀等题写书名 。
现在 , 庞家驹手写的《编辑干部职责与工作要求》还静静地躺在清华大学出版社档案室里 , 这本他1984年制定的规范 , 成了出版社日后编辑工作要求的基础 。
【父亲|风说了很多 把夏天注得盈满】日常工作中 , 庞家驹是谦和低调的 。在下属们看来 , 庞家驹和大家谈工作 , 总是商量的口气 , 也鼓励下属提不同的意见 。“既能从他那里得到指导 , 又能让副手放手去干 , 对我们提高很快 。在庞老手下工作是很痛快的 。”清华大学出版社原副总编徐培忠说 , “庞老文理学识都很高 , 但从不显摆和夸夸其谈 , 等我们碰到问题 , 总会得到恰当指导 。”
虽然经过庞家驹的手 , 成百上千的选题被终审、出版 , 但庞家驹没有为自己出版过一本书 。在网上 , 除了庞家驹主编、撰写的专业书籍和论文 , 鲜有关于他个人的介绍 , 但他却实实在在赢得了出版人的尊重 。
以上摘抄中有关父亲为人做事的风格我并不奇怪 , 没有想到的是 , 在他的努力下 , 一个只出理工科教材图书的出版社 , 终于转型成为小有名气的跨学科的综合型出版社 , 这一切应该让他在离休时、在自己人生中对事业的追求画上一个满意的句号了 。
楼姨给父亲带来
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
2005年我利用五一假期携妻和女儿第一次返乡寻祖 , 也是因为远在美国的开圻大哥一同前往 , 让我这陌生的外乡人有了归属感 。父亲对子女有心问祖寻宗无疑是欣慰的 , 父亲几十年对庞氏家族的讳言忌口使这次远行似乎成了我的破冰之旅 , 在无限期待与好奇中来到了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地区的江南水乡——同里 , 期望从中能探寻到父辈文化积淀的源泉 。
当天早上用现捞的莼菜做的汤极其鲜美 , 还有自家做的醉鱼、鲜虾、油焖春笋、炒青豆……常因工作吃大餐的夫人和女儿一致对这顿家常饭赞不绝口 。可我是没一点儿感觉 , 一直陶醉在与从未谋面的亲人们的交流中 , 喝大了!
庞氏家族在同里留下三处古建筑 , 都是曾祖父庞元润置下的 。两处在富观街 , 为庞氏祠堂和承德堂 。庞氏祠堂位于高地上 , 是同里留存下来的两大祠堂之一 。现存三进庭院 , 由门厅、享堂、寝堂组成 , 保存完好 , 已并入珍珠塔景区 。承德堂 , 俗称庞家墙门 , 位于东旗杆 , 存有五进庭院 , 现为部分粮仓和居民住宅 。另一处在三元街铁匠弄东 , 称为新宅 , 存有四进庭院 , 建筑中西合璧 , 既有中式厅堂和砖雕门楼 , 又有西式立柱、晒台 , 现为“隐庐”民居客栈 。父亲就出生在这里 。虽然庞家的后人早已被迫离开了这些老宅 , 但祖先们做出的业绩却能鼓舞庞氏的后代励志前行 。真正让人痛心的是 , 几百年来传承中华文化所依赖的宗族文化和乡绅文化在当地几乎被彻底摧毁 。父亲晚年在情感方面也有了一个满意的归宿 。90年代 , 在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的过程中 , 与我母亲分居几十年的70岁的父亲结识了一位心仪的女士楼姨 。在我的促和下 , 父母协议离了婚 , 父亲和楼姨开始了一段长达21年的美好生活 。应该说 , 对于父亲的一生可用苦尽甘来形容 , 无论事业还是情感上 , 都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父亲和楼姨身体都不错 , 退休后携手游遍了祖国大好河山 , 看遍了世界五大洲几十个国家的文明古迹与自然风光 。谢谢楼姨 , 给父亲带来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