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茜 |音乐制作人陈耀川入驻酷狗音乐以《信仰》回归,自曝想与万茜合作
引言:20年前写《信仰》 , 20年后唱《信仰》 。 近期知名音乐制作人陈耀川重新演唱了自己为张信哲创作的经典曲目《信仰》 。 与张信哲原版不同的是 , 陈耀川老师的版本被喻为初心原创版 。 这首歌在酷狗音乐开放平台自助发行后 , 呈现屠榜之势 , “飙升榜TOP 3”、“一周播放量500万”、“走心视频播放10万+”......一连串的亮眼数字 , 让人为之侧目 。 借此机会 , 我们请来了陈耀川老师接受专访 , 与我们分享这个成绩背后的音乐初心与行业观察 。
本文插图
Q:对于80后90后来说 , 陈耀川老师您的名号可谓是如雷贯耳 。 除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信仰》 , 您还创作了刘德华《忘情水》、梅艳芳《女人花》、林志炫《单身情歌》等一系列经典歌曲 , 是华语乐坛重量级音乐制作人 。 手握众多经典曲目 , 为何偏偏选择再唱《信仰》呢?面对酷狗音乐上诸如酷狗音乐人刘大壮、陈宝烨、张北北等多个翻唱也获得很好的成绩 , 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A: 《信仰》这首歌今年在“酷狗音乐”团队的操作下 , 成为了“经典重生”的成功代表作品 , 很多不同的新歌手陆续翻唱 , 使它又被看见!这也是我作为原创人 , 跨越时空回到最初去和自己的baby做一个单独的对话 , 很好的事情 , 很难得的机会 。
我想 , 很多歌迷朋友可能会以“听新歌”的打开方式来遇见“信仰”这首旧时经典!很多年轻的歌手应该也是这样的 。 这很好!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演绎方式以及对象 。 同时 , 透过这些成绩和现象 , 也告诉了我们 , 好的作品 , 在经过一番沉淀后 , 由新的歌手再来诠释 , 还是可以历久弥新的!它们不一定要超越经典 , 它们只需要找到它们的歌迷!
Q:目前《信仰》成绩喜人 , 在这样的基础上您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呢?
A:这个还没有想 , 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 让《信仰》再唱一会儿吧!
Q:《信仰》除了数据飘红外 , 陈耀川老师您也受邀空降酷狗评论区与听众直接互动 , 直接引爆评论区热度 , 而且言谈幽默大显音乐顽童本色 , 妙趣横生的互动内容拉近了您和听众的距离 。 面对这次成效颇佳的互动 , 陈老师您对这种不同以往的宣传方式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又有哪条评论是最印象深刻的呢?
A:互联网时代 , 很重要的一个不同 , 就是需要直接的“互动”!所以我会热情的和愿意留言的歌迷朋友们交流~!这是我在意的 。 至于好好坏坏的各种评论 , 我比较平常心 , 因为自己很明白要表达什么 , 也更明白自己做不到的事是什么 。 我觉得 , 对一切未知事物有“敬畏之心”是很重要的人生态度 。 还有就是 , 我一直觉得 , 责任心和幽默感 , 是男人身上最重要的品质 。 前者是下限 , 后者是上限 。 所以呢 , 和歌迷各种回留言 , 也是体现对自己的作品 , 歌迷负责 , 同时展现一些自己的幽默感 , 让大家能更立体的来认识我的具体实践 。 印象最深的是有人说我像……马化腾先生!!我怕马总不开心了~
简单翻阅陈老师的评论互动即可发现 , 他提到责任感与幽默感让陈老师的形象更加丰满 , 而不再是一个“音乐创作人”这样一个简单的标签 。
本文插图
谈及作为“音乐创作人”的身份 , 陈耀川老师和我们一同回顾了自己的音乐生涯和重要的作品 , 从中能发现陈老师的创作心态和技艺 , 都是值得当代年轻创作者借鉴学习的 。
Q: 在众多标签中 , 音乐创作人是您最重要的标签 , 您怎么看待自己近30年的音乐创作经历和作品呢?
A:我是在1988年发表第一首创作(叶欢演唱的《人生如梦》) , 当时还是大三的学生 , 意外的入围了当年电影金马奖的最佳电影主题曲(张爱玲原著小说 , 许鞍华导演 , 周润发 , 缪骞人主演的“倾城之恋) , 然后以学生身份陆续发表了一些歌曲 , 然后于1991年六月份加入“飞碟唱片”正式入行 。 入行前十年以创作人/制作人的身份为主 , 大家听到的众多代表作多半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 2002年来到内地后以行政管理工作为主 , 这也是原本自己的生涯规划 , 虽然创作的量就比较少了 , 然而音乐创作也早已从原先自己的“战斗利器”慢慢变成了一个自己一生的喜爱 , 信仰和“自己与自己的沟通方式” 。 这三十年中 , 写歌这件事儿 , 一直像一个“红颜知己”一样陪着我 , 经历人生的高低起伏 , 也在过程中获得了重要的意义和自我价值 。 近十年来 , 写歌已不再为了发表 , 更多的是一种生活记录 , 一个音乐上的自我实现 , 当然 , 我还有很多已经写完的歌没有发表 , 但它们更多的价值体现已经在创作的过程中完成了 。 音乐创作就是我人生中无形的伴侣……这样的存在 。
Q:您过往所创作的歌曲中 , 最喜欢哪一首歌?为什么?写这首歌的灵感来源于什么?对于演唱者的演绎 , 如何评价?
A:我在每一段创作的时期里 , 都会有不同喜欢的作品 , 写得多了反而不会很在意特别喜欢哪个了!又或许 , 一开始自己有作品被市场认定了 , 那就又更喜欢它了……后来 , 写了越来越多的经典歌曲 , 就又没有哪个特别喜欢了!反而会担心下一个作品是不是能更受欢迎了……其实享受成果的时候很少 , 背负压力的时候很多!
推荐阅读
- 回答|《浪姐》万茜笑着避开了张含韵的“坑”,却因节目组的做法黑了脸
- 社会新鲜事|《浪姐》成团夜冲浪投票,李斯丹妮暂领先宁静,孟佳超万茜成第一
- 第一弹|万茜李沁江疏影,全都红不了?
- 小于说天下|新生代唱作音乐人《冶情》新曲首发!一曲轻快的浪漫唱给你听
- 顾亚|一场山村小学的音乐会,有140万人次的在线观看!究竟有何魅力?
- 冰箱|音乐达人再次绽放 海信真空冰箱《越战越勇》见证荣耀时刻
- 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平台,拥有1.3亿付费用户,它是怎么做到的?
- 成团|《浪姐》成团预测分析, 宁静会笑到最后, 万茜应该不会成团
- 排外|《浪姐》万茜被小组排外?伊能静暗示不想出道,黄龄退还粉丝集资款
- 公平|《乘风破浪的姐姐》出道规则被批不公平,万茜被质疑就是内定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