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种了29亩花生 , 奖补都能补近9000块钱 , 差不多能抵上租地钱了 。 有了这笔奖补资金的支持 , 我对奔小康更有信心了!”8月16日 , 宝丰县李庄乡马圪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翟联合激动地说 。
翟联合一家三口人 , 他肢体残疾3级 , 妻子患有大病 , 女儿念初中 , 一家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他肩上 。 为了就近照顾妻子和女儿 , 依托扶贫产业“以奖代补”的政策 , 他决心在家门口大干一场 , 租下27余亩地 , 加上自己的一亩多 , 成了马圪垱村的花生种植大户 。
为有效实施精准扶贫 , 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 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 , 今年以来 , 李庄乡以产业奖补政策为抓手 , 把产业发展作为贫困群众增强“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 , 多次组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宣传“以奖代补”政策 , 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前提下 , 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 , 利用当地农业特色资源 , 发挥“花生之乡”特色优势 , 大力发展花生种植等产业 。 通过采取“以奖代补”“先种养后补贴”等方式 ,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的产业给予适当的补贴 , 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自主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
【宝丰|河南宝丰:产业奖补送上门 脱贫致富动力足】同时 , 结合宝丰县七大专项行动—产业清底行动 , 该乡组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等人员组成产业核查验收组 , 到符合产业奖补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进行实地核查验收 , 通过实地查看实物、详细记录产业项目内容、计算奖补金额、测量产业规模 , 确保奖补项目真实、项目地点真实 , 真正把产业奖补资金落到实处 , 把产业“红利”带到贫困群众家门口 。
据了解 , 贫困户的特色种植包括花生、油菜等农作物 , 特色养殖包括山羊、兔子、鸽子等畜禽 。 截至目前 , 该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奖补中符合花生种植奖补97户、林地奖补3户、特色养殖奖补11户 , 奖补资金累计为7.9万余元 。
“通过产业奖补政策的宣传 , 进一步调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和内生动力 , 极大地鼓励贫困户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的产业致富路 , 有效地巩固脱贫成果和助力脱贫攻坚 , 夯实精准脱贫根基 。 ”该乡党委书记马鹏飞说 。 (宝丰县委宣传部供稿 柳真真 杨海楠 李晨芽/文)
推荐阅读
- 河南“网红早餐”,1碗4元,每天卖6大桶,外地人:不再想吃第2次
- 冬种马铃薯|冬种马铃薯亩产近6000斤 汕尾迎来马铃薯产业发展新机遇
- 河南|坐标郑州!河南又多了一个博物馆!
- 植保无人机|【六枝融媒】六枝:植保无人机护航产业发展
- 河南蒸面条好吃有窍门,详细步骤教给你,好看又好吃,太香了
- 春管|支招儿|小麦如何进行春管?产业体系专家给你支招
- 无症状感染者|汴梁头条|3月12日河南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
- 奶牛|让奶产业“牛”起来的“一杯奶”
- 河南伊川红薯面条 黑与白揉和的味道
- 馕产业开辟阜康百姓增收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