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林|说说准旗纳林手工地毯
本文图片
准旗纳林手工地毯 。
那天 , 我和老刘专程回准格尔旗纳林拜访了原纳林地毯厂的老职工乔茂林 。 一上后桥湾大坡就看到了两块醒目的红底白字牌子 , 写着四个大字“纳林地毯” 。
我和老刘说:“这牌子真响亮 , 就四个字 , 说明纳林手工地毯不用做广告也能卖出去 。 ”说话间就到了街上 , 很是热闹 , 才知道是纳林的赶集日 。 赶集的人熙熙攘攘 , 我无心观看那些琳琅满目的货物 , 于是直接去了乔茂林家 。
本文图片
乔茂林正在专心绘图
到了乔茂林家 , 他正在家中专心绘图 , 我们和乔茂林整整二十年没见面了 , 乔茂林虽然还像二十年前那么朴实、精神 , 但是岁月的痕迹留在了脸上 , 显示着人生的沧桑 。 我说明了来意 , 乔茂林热情地领着我们俩来到了他的车间 。 又碰到了一位老熟人梁玉凤 , 她正坐在毯架上进行编织 。 她说 , 这是她一生的手艺 , 干了几十年了 , 舍不得放下 , 再说别的行业也干不了 。 织地毯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 也是很累的 , 但是从梁玉凤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就能看得出 , 她非常热爱这个行业 。
本文图片
梁玉凤
本文图片
田香萍
我三十来年没有拴线头儿 , 不知会不会织了 。 梁玉凤告诉我 , 以前是抽角 , 现在是拉角 , 就是经线和以前有点区别 , 别的都没有变 。 学会的手艺是不会忘记的 , 一定会 。 我有些冲动 , 真想坐上去试试拴几个线头儿 , 又怕给他们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 忍住了 。
我们几个叨啦纳林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织地毯 , 话头起来 , 这个话就长兰 。
自古以来纳林就是人烟聚集的地方 。 早在汉代 , 纳林就有座美稷城 , 是南匈奴的单于庭 , 是当时的军事政治的中心 , 也是经济发展的重地 。 从匈奴人入住到南迁100多年这段历史中 ,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最早在这里融合着沉淀着 。 社会的变迁 , 历史的发展 , 纳林的农耕文明又融入了小手工业文明 。 纳林的地理位置很重要 , 是山西的保德、陕西的府谷通往包头、呼和浩特市、大后套的交通要道 。 在清末年间走西口的人 , 从春去秋回候鸟式的季节性迁移逐渐变成了走西口式移民 , 多数的走西口人拖家带口的到包头、呼和浩特市、后套长期居住 。 这时纳林成了走西口的“大站口” , 内蒙古民间的二人台《走西口》中男主人公太春唱的歌词里就有“头天住古城 , 二天住纳林 , 虽然路不远 , 跨了三个省 。 ”走西口的人 , 不光在内蒙古这个地方养活了自己 , 也给内蒙古带来了经济繁荣 , 特别是带来了手工业的繁荣 。
走西口的人到了纳林有打尖的有住店的 , 也有不少走西口的手艺人来到纳林住下不走了 。 在这个地方聚集了一些铁匠、毯匠、鞋匠、毡匠、口袋匠、还有栽缝等 , 十几种行业在纳林有了小作坊 。 这些手工业从那时在纳林古镇兴起 , 这个古镇的人们以这些手工业为生计 , 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 。
本文图片
准旗纳林手工地毯 。
乔茂林边说边递给我一沓资料 , 资料里详细介绍了纳林地毯在近代的发展 。 纳林古镇的手工业越来越兴盛 , 常住人口便越来越多 , 有更多的人投入了小手工业 , 于是便助推了纳林手工业的发展 。 1956年白玉柱、周桂英、甄双鱼、郭苏留等人商量把这些手工业联合起来 , 于是便以入股的形式组建了纳林手工业合作社 , 给纳林手工地毯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 当时纳林只生产二兰、三兰地毯 , 销售的范围也不大 , 就在准格尔旗周边 。 后来社会发展了 ,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 , 人们对地毯的需求量增加 , 生产的品种多起来 , 销售范围也扩大了 。 纳林地毯慢慢地超出了其他行业 。 纳林地毯真正脱颖而出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 , 纯手工的羊毛地毯能销到国外 。
从两名地毯编织女工带徒弟 , 生产出口地毯开始 , 纳林地毯人创造了让人不敢想象的奇迹 , 给这个百年老镇带来了辉煌和荣誉 。 纳林地毯便是高音喇叭上山头——名声远扬了 , 一块块地毯载着中国文化远销到了亚洲、欧洲、美洲 。 1972年开始厂里的货全部做外贸出口 , 厂里织的地毯成了紧俏货 , 普通人根本买不上 。 纳林地毯厂有一款“天坛牌”仿古地毯 , 在1980年获全国同类产品第一名;在1981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在1984年11月获中国轻工业部百花银奖;在1990年6月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金奖 。 纳林地毯厂自主研发的一款“飞马牌”仿古地毯 , 在1990年9月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奖;在1991年8月获对外经济贸易部优质产品奖 。 在国际上有了很好的声誉 , 外国人称赞纳林地毯是“东方地毯珍品” 。 当时 , 纳林地毯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出口创汇的集体手工企业 。
本文图片
准旗纳林手工地毯 。
纳林手工织出来的地毯用手摸一摸 , 质地很柔软 , 全部工序完成后 , 软绵光亮像古时供给皇家用的缎子 。 铺在炕上冬暖夏凉 , 特别的耐用 , 能传辈数(就是能够传给几代人用) , 是很贵重的生活用品 。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准格尔旗及周边地区的青年人结婚 , 地毯是必须有的 , 跟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的地位几乎一样 。 男方买块地毯是给新家添置一个大件 , 也有给女方父母买块地毯当做彩礼 。 那时纳林地毯特别火爆 , 于是纳林家家户户做起手工地毯 , 男女老幼都会 , 卖手工地毯成了纳林人主要的经济收入 。
本文图片
当时我也加入了织地毯的热潮中 , 并不是要搞经济收入 , 只是被当地这种热潮所吸引 , 和纳林人一样对织地毯入迷了 。 我跟邻居借了一副毯架在家里架起 , 白天在学校上班 , 利用晚上和休息时间 , 用了6个月的时间给自家织了两块四五乘六的地毯 。 那是我织的第一对地毯 , 也是最后一对 。 应了那句名言:“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 。 不枉住在地毯之乡 , 实实地过了把织地毯的瘾 。 我没经过师 , 是柳生的毯工 , 手艺还是差了些 。 九岁的女儿雅娜也成了小艺人 , 和我坐在架板上 , 打结、绕线、割线非常熟练 。 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不敢相信 , 雅娜不用人教 , 看着大人做就会了 , 图纸一看就懂 , 而且用线车绕线并线都会 。 现在讲起这段经历 , 人们批评我心太大 , 怎敢让一个九岁的孩子手里拿着砍刀织毯子 。 回想当时 , 我似乎并没有担心 , 对雅娜用小手指勾起经线拴好毛线后很自然地割线有种艺术表演的欣赏 。 记得我发现雅娜第一次一个人坐在我家毯架上编织时 , 我惊奇地不得了 , 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站在背后足足看了十几分钟 , 雅娜把一道全部拴完停下手喊妈妈时 , 我才反应过来 。 雅娜告诉我 , 是看她干妈(一个大院的是地毯厂职工)织地毯时学会的 。 我才明白了这段时间我在支毯架买毛线 , 女儿天天在她干妈家给整线线 , 原来是在偷艺了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纳林手工地毯业从创业的艰难发展到辉煌 , 又从辉煌跌落到萧条 。 地毯厂倒闭后 , 小小纳林古镇出现过三四十家小作坊 。 手工地毯程序特别繁琐从原毛到成品大大小小100多道工序 。 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 , 都得精工细作 。 由于工序的繁琐 , 编织时长 , 成本很高 , 一年下来收入也不多 , 好多小作坊消失了 。 可有一样纳林地毯的名气没有消失 。 前几天 , 跟东胜的邻居说起来 , 她们还是觉得纳林的纯羊毛手工地毯最好 。 这要归功纳林地毯人的坚持 , 既没有丢掉传统的工艺 , 又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更加精湛 。
现在纳林只有两三家手工作坊传承着这一传统工艺 , 乔茂林就是其中一家 。 乔茂林说:地毯图案也得适应时代的潮流 , 图案要保留传统特点 , 同时还要添加新时代的元素 。 乔茂林这几年研究创新了许多地毯新工艺、新样式 。 坐在架板上的乔茂林 , 在讲述中不由自主地轻轻摸着地毯 , 就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 , 那种对地毯的热爱不经意的流露出来 。 乔荗林是土生土长的纳林人 , 把一生的心血倾注在了地毯上 , 对纳林地毯那种情感是深厚的无法割舍 。
本文图片
乔茂林父亲留下的二兰地毯 。
说到早先的二兰马褥子(是在马鞍上铺的) , 乔茂林拿出了他父亲的一块二兰小地毯深情地说:“虽然又小又旧 , 时常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 , 心里就踏实兰 。 好几次人们劝我说这个小毯子没用了 , 但是我怎么也舍不得扔 , 放着吧 , 把它给娃娃们留下 。 ”这块地毯承载了乔茂林对老辈人的想念 , 更承载了他对地毯的热爱和执着 。
纳林地毯经过百年历史的沉淀 , 纳林地毯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纳林纯羊毛手工地毯的品牌 , 是纳林地毯人的根基和命脉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大家又开始追寻传统记忆 , 沉寂的纳林纯羊毛手工地毯又有了一线生机 。 我希望人们能够把融合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纳林手工地毯工艺代代传承下去 , 不要让地毯工艺品这块民间艺术瑰宝消失在我们的生活里 。
关于作者:
本文图片
作者闫桂兰 , 鄂尔多斯杭锦旗人 , 在准格尔旗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 现已退休 。
【纳林|说说准旗纳林手工地毯】▼
推荐阅读
- 飘雨桐|等你长大了,我们一辈子在一起:“我爱你”不是说说而已
- 朋友圈高质量个性说说
- 朋友圈情话告白说说
- 情感我说说|三国第一猛男张飞张翼德,有资格抱走“文艺中年”的称号吗
- 影响深刻的感悟说说,句句中肯实用,引人深思
- 啊平说说|白菜这样子做
- 啊平说说|先卤制后爆炒牛肠子
- 人生阅历分享|看透人生的经典说说,句句刻骨铭心,让人醒悟
- 人生阅历分享|影响深刻的感悟说说,句句中肯实用,引人深思
- 汉王|说说萧何为何要追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