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不见亦不怀念|对话袁小林:沃尔沃的“底色”

“本质上咱俩是一样的 , 但你表现成为愤怒 , 我表现成为悲凉 。 ”这是3年前 , 马东在接受许知远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 这个在《奇葩说》中嬉笑怒骂的中年男人 , 却说“我的底色是悲凉的” , 让人感慨万千 。
许知远与马东 , 一个75后 , 一个65后;一个清高 , 一个入世 。 但骨子里 , 许知远却是乐观的 , 这种乐观驱使他成为当下的批判者;而马东则在悲凉的底色中 , 激励自己不断去扩充边界 , 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
每个人 , 甚至每个品牌都是有底色的 。 这是我在采访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 , 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时最深刻的感受 。
如若不见亦不怀念|对话袁小林:沃尔沃的“底色”
文章图片
认识袁小林的人都知道 , 外交官出身的他 , 和高晓松曾是高中同学 。 两个人有着看上去完全不同的性格 , 高晓松大大咧咧 , 袁小林文质彬彬;高晓松爱文娱 , 袁小林善体育;高晓松是美食达人 , 袁小林是马拉松选手等等 , 但他们也有很多的相同点:热爱自然、崇尚思辨、感知美好、始终把对人的尊重放在首位……
“唯爱与生命不可辜负” , 这是沃尔沃在今年成都车展的主题 , 同时也是8月10日沃尔沃全新S90的上市主题 。 正如高晓松在点评袁小林时所说的 , “永远轻盈 , 永远滚烫 , 永远热泪盈眶 。 ”
如若不见亦不怀念|对话袁小林:沃尔沃的“底色”
文章图片
这就是袁小林的底色 。
他说话的时候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 但永远不乏思考 。 一如他的管理风格 , 不跟风、不冒进、不追逐聚光灯 , 永远根据自己的节奏和品牌调性 , 稳步前进 。
在他那里 , 你永远听不到“吊打特斯拉”这样惊世骇俗的语言 , 甚至也听不到“几年以后要冲进前几”的誓言和决心 , 这倒不是因为他谦虚或者底气不足 , 而是在他眼里 , 这些都是努力之后的结果 , 而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 。
作为沃尔沃亚太区的一把手 , 他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定方向、搭班子、给支持” , 思考更多的是企业架构、商业逻辑、品牌调性和经济规律等问题 。 “对我来说 , 最大的挑战就是做选择 , 什么应该花时间 , 什么不该花时间 。 ”
如若不见亦不怀念|对话袁小林:沃尔沃的“底色”
文章图片
习惯了汽车行业谈销量、谈目标、谈市场的采访 , 和袁小林的对话显得有些穿越——无论你抛出一个多么入世的问题 , 袁小林都能把你拉回到更高的维度来解读——正如访谈所在地沃尔沃亚太区总部所在的上海白玉兰广场 , 一眼望过去 , 黄浦江两岸尽收眼底 , 开阔、大气 , 新旧上海在这里交汇 , 展示出无穷的活力和可能性 。
谈10年100万辆:笃信沃尔沃的价值
在7月下旬的成都车展上 , 沃尔沃发布了全新服务理念——“让安全 , 更周全” , 以更具温度、更专业贴心的服务举措 , 迎接即将诞生的第100万中国车主 。
“作为有温度的豪华汽车品牌 , 沃尔沃汽车即将在中国迎来百万车主 , 意味着100万个家庭对沃尔沃品牌价值的认同;沃尔沃汽车的安全、健康、环保 , 使100万个中国家庭受益;而我们在科技领域的诸多创新 , 也同时守护着数百万、上千万个同样行驶在道路上的家庭 。 ”袁小林在活动上如是说 。
如若不见亦不怀念|对话袁小林:沃尔沃的“底色”
文章图片
在他看来 , 10年100万辆 , 的确是在沃尔沃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 “这意味着我们成为这个市场上举足轻重的玩家 , 不达到这个量级很难 。 ”
袁小林没有对这10年来取得的成就侃侃而谈 , 相反 , 复盘这10年的历程 ,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守正和出奇 。 所谓“守正” , 就是要让已经建立好的流程和体系发挥作用 , 而“出奇”则是在坚持行之有效的体系的基础上 , 拥有创新的勇气和远见;二是全球化和本地化 。 “全球化”是指一个全球性的品牌所拥有的价值追求和品牌主张 , 这是底色;而“本地化”则是根据全球不同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 , 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符合当地的用户需求;第三是快和慢 。 大家都希望企业发展越快越好 , 但体系力的建设需要时间 , 产品和服务能力的增长也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 , 需要定力和智慧 , 也要在快和慢中找到平衡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