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禽禁售,看天农、富凤、德康、参皇等企业如何“危”中寻“机”

问: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春节至今 , 全国养鸡产业经历了近年来最艰难的时期 。 特别是活禽市场的关停 , 对于屠宰加工环节相对薄弱的国鸡产业来说 , 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 超过5亿只的活禽滞销 。 而实际上活禽市场一直是困扰国鸡产业多年的难题 , 那么在本次疫情后 , 活禽又该何去何从?
企业转型 , 打造企业差异化和核心竞争力
活禽禁售,看天农、富凤、德康、参皇等企业如何“危”中寻“机”
文章图片
刘鸿
【活禽禁售,看天农、富凤、德康、参皇等企业如何“危”中寻“机”】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家禽版块总经理
在我看来 , 2019年国鸡出栏量45亿只 , 全年平均同比增幅14% , 但实际上下半年国鸡产业的增幅远超上半年 。 而在2019年12月份这个增幅甚至可能一度达到40%以上 。
此外自2019年11月以来鸡价就开始下跌 , 到12月底鸡价已经接近亏损 , 当时新冠疫情还未完全爆发 。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 , 就算没有肺炎疫情的影响 , 整个活禽的产能也是过剩的 。
如今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 , 双重的打击不仅影响了国鸡产业 , 更是影响到了整个家禽行业 ,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个产业产能被动的2020年2月份踩了急刹车 。 但尽管如此 , 国鸡产业的产能和供给量依旧处于高位 。 同时政府对“冷链运输、生鲜上市”方针可能会执行的更加彻底 。 这些影响对国鸡冰鲜上市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 未来活禽屠宰上市肯定是一个主流方向 。
2.对行业的分工将越来越细 , 各个细分领域如屠宰加工环节、成本要求、冷链运输、广告营销等要求都有更高的要求 。 而在这其中就有各种机遇 , 要在“危”中寻“机” 。
3.这次新冠疫情算是压垮“禁活”的最后一根稻草 。 因此企业转型是一方面 , 另一方面减产自救是当前最紧急的一个手段 。 反观国外的畜禽养殖模式 , 高度集中、高度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值得国内养殖企业学习 。
4.未来企业转型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 从活禽到冰鲜上市的过程中 , 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 , 这时候与下游配合的转型就非常有必要 。 例如从种苗等方面进行优化 , 契合消费者对生鲜鸡外观、触感等方面的要求和喜爱等 , 同时应该开拓更多的北方市场 。
因此企业更要打造差异化和核心竞争力 , 这也导致了在未来 , 成本的比拼将成为企业能否在转型窗口期能否存活下来的一个重要因素 。
减产是首要 , 更要重视食品安全
活禽禁售,看天农、富凤、德康、参皇等企业如何“危”中寻“机”
文章图片
张正芬
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
总裁
我认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鸡产业的打击非常大 。 受非瘟红利期的影响 , 年前国鸡产能增速太快 , 再加上猪转禽、上下游企业甚至外行等企业加入国鸡行业 , 导致国鸡供应链产能在短时间内增加 , 产能供过于求 。
如今国鸡产能堵塞的情况依旧很严重 。 国鸡产业整体来看会长期的处于一个供过于求的状态 。
而非瘟导致猪肉的短缺 , 虽说禽肉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 但其替代量始终是有限的 。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该怎么办?
1.如今国鸡产业产量过大 , 导致了很多问题的产生 , 减产毫无疑问是首要的 。
2.这次疫情也让大家更明白 , 为了减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 有任何风吹草动活禽市场都要关闭 。 这也推动着行业不得不朝着生鲜屠宰方向发展 , 这也会是活禽的出路之一 , 但需要做好长期的打算 。
3.要摆脱对活禽的依赖 , 一方面企业可以配套全产业链 , 自己做屠宰、深加工 。 另一方面则可以与屠宰企业合作 , 供应原料给屠宰企业或者屠宰后将产品上市 。
最后 , 我觉得还要引起大家重视的一点 , 就是在活禽往生鲜的转变中 , 食品安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 同时在生鲜上市的情况下 , 要求着企业在养殖模式上做更多的思考 , 做到差异化经营 。
供过于求成定局 , 生鲜屠宰是必然趋势
活禽禁售,看天农、富凤、德康、参皇等企业如何“危”中寻“机”
文章图片
李非
广西富凤农牧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对于本次的新冠疫情 , 我觉得这是对活禽销售企业的当头一棒 。 但同时对于屠宰企业来说这却是一个机遇 。
据我了解 , 广西大部分地区都依赖于活禽销售 , 但由于活禽的禁售 , 国鸡养殖企业不得不将产品屠宰上市 。 因此2月份广西地区的屠宰厂都满负荷运营 。
为了应对活禽禁售等问题 , 广西富凤农牧集团也在积极谋求屠宰加工的发展道路 。 有实力、有资本的企业 , 都会向着生鲜屠宰的方向摸索 , 生鲜屠宰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 大力支持各地国鸡养殖龙头企业 , 促使企业向着冰鲜屠宰上市的方向转变 。
但尽管有着相关政策的支持 , 供过于求的现象也依旧存在着 , 并且可能长期存在 , 无法避免 。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还是外行人的加入 , 当这些外来企业的产量上来之后 , 就算没有疫情都还是供大于求的现象 。
没有夕阳产业 , 转变心态很重要
活禽禁售,看天农、富凤、德康、参皇等企业如何“危”中寻“机”
文章图片
杨福剑
广西参皇养殖集团公司
总裁助理
疫情将带来多久的影响 , 在我看来这个时间需要好好区分 。 如今疫情才过了第一阶段的高峰期 , 对行业的影响虽然很大 , 但现阶段的影响还不是最大的 。 第二阶段则是疫情缓解期 , 结合如今国内外的疫情情况可以暂且估算这个缓解期为6个月 。 但在这段时间内各企业的亏损也会让企业面临很大的经营问题 。
而第三阶段才是疫情的消除期 , 乐观的来看这个阶段将会在年底 。 但在疫情之后鸡价是否会迎来暴跌之后的暴涨 , 仍然有待考究 。
所以本次疫情对国鸡产业带来的影响 , 第一点来说 , 就是从业者应该思考 , 从红利期到急刹车的这个教训 , 告诉我们企业不管发展多好 , 一定要做好风险管控 。
第二点对于行业的影响来看 , 本次疫情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 。 短期来看 , 疫情对行业的经济、从业者的心理等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 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 本次的疫情也促使着企业提高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 , 同时消费者对肉禽蛋奶的认知会更加成熟 , 增长性会更快 。
活禽禁售,看天农、富凤、德康、参皇等企业如何“危”中寻“机”
文章图片
第三点是活禽的禁售 , 虽然这对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 但实际上我们更应该感谢“二师兄” , 如果不适合猪肉的短缺 , 活禽禁售的力度可能会更加的大 。
第四点就是在如此危急的关头 , 总会有一些群体出现来引领行业的发展 , 没有夕阳的行业 , 只有夕阳的企业 。 一些优势企业在危机中会形成新的发展 。 随着政策的叠加 , 也需要活禽企业做出更多的变化 , 从量到质 , 从有到优 。
最后对于活禽依赖的问题 , 我认为不存在摆不摆脱的问题 , 而是企业的心态问题 。 鲜活是一个附加值 , 当活禽市场萎缩后 , 也还是会有这个市场 , 只是企业主要生产模式以及配套的改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