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顾佳:300w的创业避坑指南,请收下
刚迎来结局的《三十而已》 , 最近很火 。
除开剧中关于现代婚姻和女性选择的讨论 , 女主角顾佳还有另一层身份——创业者 。 从接手茶厂、创业踩坑到最终成功的情节非常典型 , 也引起了不少共鸣 。 从投资机构角度 , 我们将其作为案例 , 来扒扒创业路上那些Do's&Don'ts 。
文章图片
在下文中你将看到:
《三十而已》里的创业经历真实吗?顾佳踩了哪些坑?
从产品到营销 , 消费品怎么做?传统品类如何突破天花板?
八卦时间:夫妻档创业 , 可能有哪些利弊?年龄是创业的障碍吗?
01
融资路上
创业者踩过的典型大坑
顾佳创业三大坑:
过于迷信圈子 , 贸然进入不熟悉的领域 。
接盘项目不做尽调 , 缺乏基本的法律和财务常识 。
试图用情怀而非项目实力来打动投资人 。
李太太家里的茶园有意外转 , 顾佳满心憧憬和兴奋 , 决定盘下李太太的茶园大干一场 。 当她接手了茶园后 , 才发现事情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美好:转让手续和茶园的业务都有问题 。
文章图片
太太圈谈论茶厂
这是新手创业常见的踩坑时刻 , 尤其对于本身有成功经验、有一定人脉资源积累的创业者来说更是如此:迷信圈子的力量 , 被想象中即将到手的利润冲昏头脑 。
在没经过充分尽调、甚至连实地考察都没有的情况下 , 贸然接手 , 是创业中的大忌 。 创业时 , 不盲目投资很重要 , 在关键问题上 , onecanneverbetoocareful——多少谨慎都不为过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另外 , 在赛道的选择上 , 隔行如隔山 , 要谨慎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 其中很多坑只有多年经验才能识别出来 , 比如剧中的茶叶有机标资质和估值报告造假 。
如果考察后仍然选择进入 , 务必找到有行业经验、能力互补的合伙人 , 从创业最初就做好团队角色定位和搭建 。 顾佳单枪匹马的创业过于草率 , 对财务、法律和业务本身都不够了解 , 就算一开始不出问题 , 未来也需要有专业的人来补齐能力短板 , 否则暴雷是迟早的 。
文章图片
经过一番波折 , 万(ju)幸(qing)的(xu)是(yao) , 顾佳最后拿到了融资 。 但作为一家严肃的投资机构 , 我们还是要指出两点:
第一:顾佳在试图说服投资人时 , 重点放在用情怀打动 。 初心和商业故事固然必要 , 但现实中 , 项目本身硬实力永远是重点 , 包括团队背景、产品品质和稀缺性、渠道资源等 。
文章图片
第二:面谈结束后 , 投资人一个电话打过来 , 说“我投你” , 这在现实中可能发生 , 尤其是面对份额争抢激烈、背调已经充分的项目 , 但几率不会太高 。
文章图片
有意向投资是好兆头 , 但千万别高兴得太早 , 后续还有财务、法务进场的详细DD和机构内部投决会(甚至多达数轮)的考验 。 这也是一家正规、有实力的投资机构必不可少的风险管控 。
无论创业还是投资 , 都需要明确预测和预案之间的关系 , 打有准备的仗 , 冒担得起的险 。 在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看来 , 真实的创业投资中 , 机构会偏好那些对投入和风险有较大把握预案的公司 , 考虑时机、性价比/上行空间、团队、模式、资金、能否给到企业赋能等要素 。
02
传统品类突破天花板
消费品创业怎么做?
总结一下 , 消费品创业中几大要点:
产品:保证品质 , 稳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
定位:定位清晰 , 抓住真实而非想象中的需求 。
渠道/营销:做好差异化 , 逐个突破 , 提高产品附加值 。
回归茶厂的业务本身 , 顾佳的经历也很有代表性 , 展现了消费品创业从0到1的过程 。 传统品类如何突破天花板?从产品定位、营销创意到渠道拓展 , 都要亲历亲为 , 把问题逐个击破 。
文章图片
剧中 , 村长兼厂长的话反映了传统产业的普遍困境:茶厂一直坚持茶叶品质 , 但没有品牌、渠道传统(主要供给几大茶商 , 缺乏barginpower) , 受自然环境影响大(遭遇霜冻时缺乏资金及时应对) , 对市场需求的快反能力弱 。
面对亏损现状 , 顾佳最终没有选择关闭茶园 , 动用自家资金/融资也要维护茶园生态、继续生产 , 勇气和责任感值得肯定 。 她决定创立「空山茶」品牌 , 从ToB的茶叶供应商转变为ToC的茶叶品牌 。
创业初期的大量调研是必须的 , 要了解真实的市场需求 , 切记陷入自我想象 。 在销售上 , 顾佳开拓了独立咖啡馆、五星级酒店和线下超市作为主要渠道 。 在现实中 , 其实容易面临产品定位不清晰的问题 , 毕竟几处场景的受众完全不同 。 开发更差异化的产品或许有所帮助 。
在营销上 , 顾佳最初找kol做投放 , 却只吸引来大片水军 , 钱砸下去连个响儿都没有 , 更别提品效合一 。 吃亏之后 , 她又想出一招:用户可以在买茶的同时认养茶树 。
这种认养模式其实并非新创 , 尤其是针对一些特色、高端、非标产品 , 在农业领域这样的项目尤其多 。 借助一物一码、在线直播等数字化技术 , 增强信任;又类似线上养成游戏 , 增加体验感和见证感 , 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 适合众筹方式冷启动 。
在打造创始人人设上 , 顾佳做得不错 , 将自己树立成公益典型 。 除此以外 , 开线下店/体验店 , 选择性地做私人会所等高端渠道的供应商 , 出跨界联名款 , 更贴近年轻人 , 都是现实中可以尝试的营销方向 。
总体而言 , 在消费品创业上 , 我们认为品牌红利并没有见顶 。 用华映资本主管合伙人王维玮的话来说:有新的传播方式、用户获取渠道和增量人群需求 , 就会有新的红利产生 , 被精细化打磨的品牌必会找到机会 。 同时 , 中国有良好的品牌基础 , 既利好新企业 , 也为传统企业带来突破空间 。 在这一过程中 , 我们尤其看重创业者技能的完整度 , 对渠道的把控、品牌的深度理解和执行力等都很重要 。
03
八卦时间:
创业者的灵魂拷问
八卦一:夫妻档创业有啥利弊?
剧中的顾佳早年还和丈夫共同创立了一家烟花厂 , 并且在退居二线专注家庭后 , 也依然在公司决策中占据重要位置 , 例如出面维护和拓展大客户 。
夫妻档创业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她在后续茶厂的经营期间 , 给出了完美的(反面)示范——挪用自家公司的钱到茶厂创业 , 财务处理不清晰 。
文章图片
针对夫妻档创业的讨论从未停止过 , 其中不乏张欣&潘石屹、黄光裕&杜鹃、李彦宏&马东敏这样1+1>2的典范 , 也有土豆网上市成泡影的前车之鉴 , 以及今年频上热搜的“庆渝年” 。
对于创业夫妻来说 , 客观的确更容易陷入家庭/情感与事业的两难 , 也存在资产划分不明等潜在问题;但另一方面 , 创业的默契度更高 , 总体而言利益的一致性也更强 。 因此 , 双方最好从一开始就明确决策权在谁 , 始终保持公私分开的意识很重要 。
文章图片
八卦二:年龄真是创业的障碍吗?
《三十而已》中对年龄的讨论几乎无可回避 。 在创投圈 , 年龄意味着什么呢?
美国VC界有一个词叫“蓝色火焰”(blueflame) , 被用来描述投资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创始人:二十岁出头 , 没有成家 , 没有负担 , 愿意全天工作 。 在一部分投资人看来 , 这些“蓝色火焰”燃烧得最亮 , 最热 。
文章图片
追过本剧的小伙伴 , 一定能秒懂这张图~
然而年龄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吗?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 , 在美国增长最快的前0.1%的企业中 , 创始人平均年龄为45岁 。 与30岁的创业者相比 , 一名50岁的企业家创立一家成功企业的概率是前者的1.8倍 。
在国内市场 , 年龄和资源积累带来的优势或许更加明显 。 时间沉淀的丰富经验 , 不熄的热情和生命力 , 才是保持自身和企业高速增长的不二法门 。
一个有些残酷的事实是:作为创业者 , 顾佳踩过的这些坑 , 或许你也曾/正在经历;顾佳的逆袭结局 , 或许还尚在不知远近的未来等你 。
【《三十而已》顾佳:300w的创业避坑指南,请收下】人生总是比剧情更精彩 , 做难而正确的事 , 永远心怀感激与期待 。 创业与投资 , 从来不止「三十而已」 。
推荐阅读
- 传《GTA5》将登陆谷歌云游戏平台Stadia
- 《杀手3》“难寻目标”模式回归!幽灵模式被取消
- IGN发布《致命躯壳》16分钟游戏演示 魂味儿满满
- 腾讯任天堂Switch国行《健身环大冒险》将于8月19日发布
- B社喜加一!《雷神之锤3》限时领取 截止8月21日
- 仝卓事件通报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读本案例
- 微软飞行模拟|《微软飞行模拟》全球媒体评分解禁 IGN 10分 MC均分96
- 电视台新闻|《保定法院在线》开播一周年!
- 芳菲|钟芳菲首支单曲《黑色海》上线
- 北京|北京卫视《我的桃花源》开播 发现京郊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