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清华大学邓志东:科创板有望出现下一个华为,蚂蚁上市将带来马太效应


作为上交所第一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 ,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用“超出预期”来评价科创板过去一年的市场表现 。
一年多前 , 包括邓志东在内的48名来自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的人士 , 成为上交所第一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 , 他们以个人专家身份履行职责 , 按照规范程序承担咨询委工作 , 为科创板建设、科技创新相关技术或产业化应用的先进性或领先性提供咨询意见 , 为审核工作提供专家支持 。
邓志东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独家采访时说 , 过去大家更多看到的 , 还是初创体量的企业选择科创板上市 。 但近期 , 中芯国际、寒武纪等在科创板上市 , 蚂蚁集团启动科创板与港交所主板同步上市计划 , “这会形成一个马太效应 , 预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更大体量、优质的企业 , 特别是独角兽、头部企业将科创板作为上市选择 。 ”
过去一年 , 他曾走访大量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 他提到 , 创业九死一生 , 在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下企业更多去关注于核心技术突破 , 掌握自主核心技术 , 企业将有机会谋求更大的发展 。 “科创板就是要通过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 , 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 , 把中国的科技创新产业做好做大做强 ” 。
第一财经|清华大学邓志东:科创板有望出现下一个华为,蚂蚁上市将带来马太效应
本文插图

第一财经:科创板设立之初 , 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们在交流中 , 担心的风险有哪些?如何应对?
邓志东:科创板设立之初 , 大家曾有过不少交流 , 最担心还是如何对企业的科创属性进行客观判断 。 大家的专业背景不同 , 细分领域覆盖面广 , 不过均能够在自己的专业范围之内给出专业的分析判断 , 比如看业绩兑现情况、从专业角度评判企业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等高科技领域的情况 , 一起边实践边总结 , 不断迭代 , 逐步形成一套规则 。 今年上交所出台了判断科创属性的规范性文件 , 有硬性指标也有灵活的条件 , 判断的依据越来越科学 。
第一财经: 科创板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 , 目前上市企业达100 多家 , 你认为它们够硬吗?
邓志东:很多是够硬的 , 确实是满足科创板的定位 。 科创板就是要通过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 , 来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 , 把中国的科技创新产业做好做大做强 , 这是根本 。
企业上市 , 信息透明这一点很重要 , 真实性、客观性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 也要接受股民的检验 。
第一财经: 过去20 年 , 不少中国互联网公司选择赴美上市、赴港上市 , 但现在不仅中芯回来了 , 蚂蚁金服也要A+H 上市 , 您如何看待科技公司未来融资渠道的变化?科创板的吸引力是什么?
邓志东:有两个方面原因 , 一方面是国际环境的外在压力 , 另外一方面 , 国内比如像科创板 , 作为体制机制创新在制度上有重大的转变 , 已经能够支撑这些企业在中国上市 。 科创板公开透明 , 强调依赖规则 , 而且包容性也越来越强 , 这一点对科创企业特别重要 。 以前互联网公司可能没有办法在国内上市 , 因为不赚钱 , 甚至财务报表可能是亏损的 , 现在包容性更强了 , 对于没有实现盈利的 , 也有机会上市 , 同股不同权也可以 , 因此制度的创新非常重要 。
蚂蚁金服A+H , 应该也是综合因素考虑下的理性选择 。 科创板这一年的发展形势非常好 , 坚持走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 真的是超出预期 。 这会形成一个马太效应 , 相信会有更多优质企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了 。
第一财经:过去一年您走访了大量的AI 企业 , 如果以自动驾驶为例 , 你怎么看这类初创企业的优势和挑战?
邓志东: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出行即服务”生态 , 这是一个颠覆我们未来生产生活方式的产业 , 极有可能衍生出一个万亿级别的巨大市场 。 如果辅以智能增值服务 , 甚至有望拓展成为一个十万亿级的超大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