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胸无大志并不一定是坏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老子再一次强调,要隔绝谋士的智慧,摒弃聪明和心计,不要向往诸葛亮的智慧。为什么?因为,在老子看来,有了那些乌七八糟的“智慧”,老百姓反而过不上好日子。诸葛亮虽然为刘室的江山做了很多事,但是,在他的管理之下,蜀国人民遭受了很多灾难。六出祁山之前,魏汉两国相安无事,老百姓可以活得很好。但诸葛亮老是主动出击,就像捣蛋的孩子挑衅壮汉一样。你不挑衅,壮汉不一定打你,你三番五次地挑衅,人家为什么还要让着你?诸葛亮一次又一次地打,但老是打不赢,血流成河。在诸葛亮时期,蜀国的老百姓是非常悲惨的。
【 诸葛亮|胸无大志并不一定是坏事】历史有它自己的规律,很难因为一个人的折腾和努力,就改变它运行的轨迹,如果三国鼎立的局势注定要改变,一个诸葛亮也不可能挽回什么。何况,他也是人,人是会死的,他一死,历史的车轮照样碾过去。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所以,依老子观点,诸葛亮这样的智者是最糟糕的。
《三国演义》虽然一直在赞美诸葛亮,但诸葛亮很多时候其实不得人心,透过一些细节,就可看出这一点。刘禅是个随缘的人,没有那么大的功利心,在他看来,江山并没有那么重要,相对来说,老百姓的利益更重要。他才是真正爱民、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内心很反感诸葛亮的很多决策,从诸葛亮死时他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诸葛亮对刘室那么忠诚,刘禅为什么反感诸葛亮?
在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时,蜀国老百姓活得很糟糕,几乎每家都有人死去,只要有个年轻力壮的男青年,就可能死在战场上。那时,几乎家家都在办丧事,家破人亡。因为“诸葛亮”们的智慧,这些本想过安稳日子的老百姓,就不得不征战这里,征战那里,还得不到一点利益。这就是诸葛亮虽然尽忠,虽然有责任心,但阿斗很反感他的原因。
很多人都说阿斗是傻子,其实他不傻,他只是看破了,不执著皇位和江山,也不执著美誉和功绩。要知道,这些智者和圣人玩弄权谋,代价都是老百姓黄金买不回的生命。这种折腾无论输还是赢,区别都不大,都只能留下一段血腥的历史,让很多老百姓过早地送命。
历史上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胸无大志。但大志是什么?不过是控制欲和占有欲。
摘自:《老子的心事》第一辑
作者:雪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