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大演讲|图波列夫三大轰炸机工程,从战术攻击机到洲际轰炸机,超音速时代

冷战初始 , 上世纪50年代美苏两国为获得相对压倒性优势 , 从经济、军事各方面展开全面竞争 。 此时的航空领域正发生着巨大变革 , 二战后期螺旋桨式机型已经慢慢淘汰 , 亚音速喷气式机型也在过渡中 , 真正引发两国关注的是象征未来趋势走向的超音速机型 , 特别是能起到决定作用的战略轰炸机 。
我们先梳理美苏两国战后都发展了哪些大型轰炸机 , 首先美国凭借二战后期B-29横扫日本 , 通过战略轰炸直接促成了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 。 随后借鉴德国航空成果 , 在不到十年间推出B-47、B-52、B-58等喷气式轰炸机 , 让人不免感叹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 有压力才有动力 , 苏联方面不甘示弱 , 从仿制B-29的图-4起家 , 短时间内打造出图-16、米亚-4、M-50以及图-22等大量机型 。
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 虽然战前苏联航空工业还落后于美国 , 但是抓住时代发展趋势同样薅了一把德国航空成果 , 大家基本进入同一起跑线 。
军事大演讲|图波列夫三大轰炸机工程,从战术攻击机到洲际轰炸机,超音速时代
文章图片
B-47轰炸机
军事大演讲|图波列夫三大轰炸机工程,从战术攻击机到洲际轰炸机,超音速时代
文章图片
米亚-4战略轰炸机
1956年 , 美国B-58“盗贼”超音速轰炸机实现首飞 , 号称比战斗机跑的还快 。 实际上三角翼布局让它看起来更像战斗机而非轰炸机 , 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2马赫 , 绝对是美国集大成之作 。 配套了先进航电设备以及先进技术 , 基本代表了当时全球航空工业最高水准 , 对此时刻保持关注的苏联立刻感受到巨大压力 , 毕竟原有防空或截击系统很难拦截这种超音速机型 。
冷战期间 , 美苏一向奉行势力均衡乃至短期超越原则 。 因此早在1952年 , 当获悉美国开始研制XB-58之后 , 苏联就开始了新一代超音速轰炸机研制以实现反超 。 这个任务经多轮对比最后交给图波列夫设计局承担(米亚西舍夫设计局的M-50表现也很积极) , 虽然已经有图-16、图-95高亚音速大型轰炸机研制经验(在研) , 不过图氏对于喷气式发动机高油耗一直持不看好观点 , 他认为在航程上喷气式很难实现动辄几千公里的战略需求 。
军事大演讲|图波列夫三大轰炸机工程,从战术攻击机到洲际轰炸机,超音速时代
文章图片
B-58“盗贼”超音速轰炸机
尽管缺少超音速战机研制经验 , 但在大趋势面前图波列夫设计局表现还算淡定 , 有条不紊推出三款工程方案 。 包括98工程(战术攻击机/轰炸机)、103/105工程(中程轰炸机)、108工程(洲际轰炸机) , 这三款机型定位清晰 , 从小到大、从近到远成体系推出可见图氏长远规划 。 当然这些战机的推出目的之一就是替代图-16 , 要知道此时的图-16、图-95还在研制中 , 苏联面对美国压力反应神速——落后就意味着挨打 。
98工程 , 成型版本就是图-98“背鳍”超音速轰炸机 , 研制之初给出的性能指标如下:最大载弹量4吨 , 作战半径大于1500千米 。 当然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超音速突防能力 , 而实现超音速飞行核心还是发动机 , 正常飞行达到音速时 , 空气中压力波无法顺利推开前方空气 。 就像层层抛物线波纹重叠在一起 , 随着空气密度急剧增加形成激波造成更强大阻力——音障 。
军事大演讲|图波列夫三大轰炸机工程,从战术攻击机到洲际轰炸机,超音速时代
文章图片
音障
一切阻力在足够强大的动力面前都要让步 , 1952年 , 留里卡推出TR-7单轴涡喷发动机(AL-7) 。 推力6500千克 , 加力推力9000千克 , 先用伊尔-54进行了测试 , 最大飞行速度达到1.15马赫 。 有了实践基础 , 重新推出AL-7F改进型号 , 开始配套图-98超音速轰炸机 。
军事大演讲|图波列夫三大轰炸机工程,从战术攻击机到洲际轰炸机,超音速时代


推荐阅读